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中国粮食稳定发展道路的中原实践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刘满仓说,“强筋壮骨夯基础,河南近年来在耕地保护、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显著改善了生产条件,为提高抗灾、防灾、减灾能力,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增长起到了巨大作用。”

  “有的时候看似风调雨顺,实则工作安排在先”

  ——针对突发事件、突出问题,在重要农时、关键环节,及时调度农情、研判形势、部署工作,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采取强有力的推动措施。行政推动是河南粮食稳定发展的有效保障

  10年来,河南粮食能够稳定增产,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重农抓粮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针对粮食和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突出问题,在重要农时、关键环节,河南省委、省政府及时调度农情、研判形势、部署工作,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采取强有力的推动措施,全力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去年麦播以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多次深入农村,查看小麦长势。省政府5次在全省性会议上对夏粮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主抓农业的副省长刘满仓更是紧紧盯住农田,经常天刚亮就出发,不打招呼就扎到田间察看苗情。在粮食生产的关键时期、关键环节,除了派出督导组和专家组外,省委、省政府的领导经常到田间实地调研察看,然后带着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召开会议,迅速出台针对性措施,让问题尽快解决。

  “有的时候看似风调雨顺,实则工作安排在先。”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向记者介绍说,每年两熟庄稼,小麦8个月,玉米90多天,可以说从种到收的每个时令季节、每一天都不敢放松警惕。应对自然灾害,省里高度关注,抗灾减灾意识强,抓时令,抓督查,抓奖惩,抓作风,大灾之年,保证了粮食增产。抗旱和抢收时,农业、农机、气象、电力、供销、公安、交通、财政、金融、粮食、工商、质监齐上阵,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2009年的大旱,让朱孟洲至今难忘。他说,当时全省总动员,甚至提出了“一手抓应对金融危机,一手抓抗旱浇麦”的口号。省里紧急调拨12.5亿元资金集中建设小农水工程,修渠、打井、维修井,从2月下旬开始,一天24小时不停,大干66天,改善水利条件1239万亩,保证了当年小麦在拔节后期的扬花、灌浆用水。去年又是大旱,连续130多天没下雨,春节过后上班第二天,国务院就召开了抗旱工作会,紧接着河南省召集了五大班子会,一场抗旱保苗的攻坚战又打响了。

  “一位农民讲,只要及时浇上水的地每亩增产200斤,浇不上的减产200斤,一上一下400斤,账算得非常清楚。”汝南县古塔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王克军告诉记者,正因为这样,抗旱保丰收成为县里的头等大事,其它工作都要让路,当时县里派了很多干部下乡组织农民抗旱,除非有极特殊情况,要不啥时抗旱结束,啥时才能回来。

  “春争一日,夏争一时。”小麦向来有“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的说法,为此每年夏收都是农业部门最紧张忙碌的时候。省农机局局长张开伦至今说起2010年机收大会战时的情形还很激动:6月10日以后,小麦进入收获期,一般情况下,收割机会根据麦熟顺序从南到北梯次作业,有序转移。可没想到6月13日前后突然连下三天雨,天晴后,因为地里积水,收割机进不去又等了两天,这时候,从南到北全省几千万亩小麦都熟了。

  “如果不加快收割进度,势必在收割环节造成严重损失。到手的粮食再丢了就可惜了。”张开伦说,那时正赶上端午节,可是从省里到乡里,农口部门不放假,地方书记县长也都扑在一线。组织调集了全省所有农业机械包括外来机械,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大中小机械一起上,能收尽快收,从早到晚不休息,每天1000万亩,连续三天3000万亩,“大头落地”后,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早,种类多,且呈不断加重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小麦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达2.4亿亩次,对小麦生产构成直接威胁。”省农业厅负责人介绍说,为向病害要粮、虫口夺粮,大批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奔向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对于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防控,对麦蚜虫等其它重大病虫,各地还抓住国家推动“一喷三防”工作的契机,普遍加大了统一防治力度,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了危害,打赢了病虫害防治的攻坚战、歼灭战,挽回粮食损失约30亿公斤。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土地 小麦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