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科研育种的同时,大力推动高产技术的普及推广、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使河南走出了一条通过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依靠科技实现粮食增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同是一片天,同是一块地,同是一个种,为啥产量能差很多?“良法的作用功不可没。”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说,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深耕深松、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高效植保、保护性耕作、滴灌、数字农业等技术集成、高效、规范应用,进一步挖掘了粮食生产潜力。
在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高产创建核心万亩示范片,刘寨村农民王启和正在忙着给玉米间苗、施肥、打药。提到产量,他高兴地说:“这个示范区里有我家5亩地,今年夏收时,每亩打出了1300多斤麦子,这个产量以前想都不敢想,多亏了高产创建。”
在粮食高产创建方面为全国探路的鹤壁,近年来经过“小面积攻关、核心区示范、大面积推广、整建制推进”四个阶段,先后创全国高产纪录14项。今年夏天,钜桥镇高产创建核心万亩示范片内小麦的平均产量达到697.1公斤。先进适宜的集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鹤壁各个示范片像钜桥镇一样,实现了持续高产稳产。
“我们就是要把最好的地种粮食,依靠技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在鹤壁市委书记丁巍看来,“高产创建示范区使群众看有模式,学有样板,已成为没有围墙的技术培训学校。通过培训示范,把专家技术转化为农民的生产技能,把试验田产量推广到大田,大大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栽培管理技术、病虫防控、科学施肥、机械化生产,贯穿农作物生长周期的这四大技术节点环环相扣,集成为高产创建这个整体工程。河南在高产创建上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掘出了优良品种的潜力,真正实现了从科学家试验田产量到农民大田产量的同步复制和放大。如今,无论是在豫北灌区、豫中补灌区,还是豫南雨养区、豫西秋粮旱作区,每个生产类型区都有一套先进适用的集成技术,推动着各地粮食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
农业科技的落地生根,关键在于“最后一公里”。在近年开展的“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中,1.3万多名农业科技人员在小麦生产关键时期累计入户指导36.7万次。在“粮食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中,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选派的科技特派员,深入到粮食丰产工程项目核心区、示范区和产粮大县,全程指导粮食生产。还有“专家会商制度”,每逢粮食生产关键时节,省里组织专家到各地指导生产、开展调研,之后专家碰头会商,对问题做预测,并制订田间管理下一阶段方案,为农民科学种粮做足保障。
种了3200多亩地的驻马店市汝南县金铺镇种粮大户杨自来,对农技指导的必要性认识很深刻。他说:“过去那种‘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的做法根本行不通了,用药不对路,不及时,打三遍药也顶不上有指导的一遍药。2月小麦刚返青时,要不是农技员带药下来,说要提前防治纹枯病,按我以前等叶子发黄了病已经很严重时才打,肯定要少收不少粮食。”
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强科技应用能力,焦作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农业科技“流动大学”的新思路。“虽然学院设在城市,但要把教室搬到农村。”副市长牛越丽说,“流动大学”已先后在武陟、修武、博爱等5个县市区188个村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260余期,培训学员2.2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8.6万份。
目前,以农业科技“流动大学”建设为契机,河南全省各地还尝试着统筹各地涉农科技资源,组建种子科技产业联盟、农资科技产业联盟、科技教育产业联盟,形成一套以农业科研单位为主体,多部门横向联合,市、县、乡、村纵向互动,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新体系。而这必然会为粮食生产稳步再上台阶提供坚实保障。
一片片土地在“强筋壮骨”中打造为高产稳产田
——河南近年来在耕地保护、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显著改善了粮食生产条件。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是河南粮食稳定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
如何保证粮食的长久安全?归根到底是要有稳定可靠的生产能力。稳定可靠的生产能力哪里来?紧抓科技“软件”的同时,河南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这个“硬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8-23/188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