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大校长邓秀新说起何红卫显得十分自豪:我接触过许多记者,像何红卫这样坚守“三农”深入思考的很少,几年来,我曾多次邀他去边远贫困农村查看学校科技推广情况,他所表现出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岳君、校报主编范敬群插话说,何站长是位专家型的记者,学校搞水稻转基因课题研究,邓校长就特意把何站长请来征求看法。
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时任党委书记王太明动情地说:“何站长是心系‘三农’、情系基层的好记者。2010年7月,江夏区遭遇50年一遇的水灾,何站长深入灾区5天5夜,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道抢收稻谷。凌晨3点与渔民一道下湖捕鱼,渔民们说,第一次碰见这样‘下神’(当地俗语工作认真、肯吃苦的意思)的记者。他写的《江夏农民抗灾自救目击记》在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后,灾区农民备受鼓舞。怕农民看不到报纸,他特地加印了一些,一再嘱咐我一定要把报纸送到农民手里。”
当记者15年来,何红卫不仅结交了无数农民朋友,还在人才济济的湖北新闻界中被同行视为楷模。
在湖北日报社大楼内,记者见到了该报教科文部主任赵洪松,与何红卫同为1964年出生的他说,自己曾经跑过10年农村,打1997年就认识了何红卫,既是同行也是朋友,中央媒体驻汉单位大大小小几十家,他在湖北是有名的盯住“三农”不放的记者。他执着追求,是典型的职业新闻人。
另一位与何红卫多次合作过的湖北日报社会部主任姜平,记者见到她时正在主持部门每周五下午的工作例会。记者提出可否借机听一下同行们对何红卫的印象?姜平爽快地说:“求之不得!我正在号召大家向何红卫学习呢,一直想请他过来传授经验。”该部门13个人中有不少曾与何红卫合作或认识,没见过面的也都看过他的作品,大家争相恐后发言,一致认为他是新闻记者学习的楷模。
两度获全国播音员、主持人最高荣誉“金话筒奖”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部副主任郭静,曾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从事调查性报道多年。回忆起和何红卫一起采访的日子,郭静说,认识何红卫之前,我不止一次听说过他。台里跑农业的一位大姐与他相熟,多次跟我提起,农民日报的何红卫,特别能吃苦,到农村采访,不是像我们一样住在县城的宾馆,而是就住在农民家里;他新闻感觉特别好,写一篇报道几乎就轰动一次,都是“重磅炸弹”,问题抓得特别准。当时在我眼里,他已经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后来,我们开始了密切合作……他的采访方法的确和很多人不同。听他和农民交谈,我觉得他没有把自己当做一名记者,而是作为他们的兄弟、朋友,倾听他们的难处,感同身受。那几年,农民税费负担很重,农村矛盾尖锐,我经常看到有不相识的农民经人介绍来找他反映问题,有时一打电话就很长时间。他从不嫌烦,和这些农民兄弟在电话里的亲热程度,真的不亚于亲人。何红卫自己的生活非常简朴,但我亲眼看到有村民成群结队来找他,他把他们安置在旅馆里,自己掏钱给他们付住宿费,请他们吃饭。
2012年1月31号,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等再次到农民日报湖北记者站慰问,称赞何红卫有三条值得大家学习:一是视野角度、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值得学习,他是全国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新闻工作领域的榜样、标杆,值得学习;二是何站长的工作作风非常深入,应该说“走、转、改”是中央提倡和推动的,但是我觉得何站长这里早就有了,天天走基层,农民的田间、堂屋,走到农民的心里去。省委、省政府很多“三农”工作的一些重要信息来源,包括一些决策,很多都是何站长做了很大贡献;第三,何站长的职业道德和人品好。老父亲生命垂危之际,以忠代孝,以效忠国家,忠诚自己的岗位,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孝忠父亲。
李鸿忠书记说,何站长的办公室最小,条件最简陋,但同时,何站长的办公室又是最大的,在农村广阔的田野,在农民的堂屋里。
今年4月6日,《湖北日报》以《他跑遍了湖北的田野——记<农民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何红卫》对他的先进事迹予以报道。
何红卫就是这样一位植根田野,播种希望的记者。
图为何红卫在团风县采访“挖万塘”活动时与农民一同劳动。本报记者张建堂摄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8-22/18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