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国凤
进入新世纪,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针对中南部和六盘山区扶贫任务艰巨、自身实力不足的实际,集中巨额财力,在思路上创新,在方法上探索,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力破解制约贫困地区的主要矛盾,努力在生态移民、智力扶贫、产业助力等造血能力上寻求突破,经过十余年努力,在中南部贫困山区培育形成了草畜、马铃薯、红色旅游、设施园艺、苗木等一批立足当地优势的特色产业,走出一条具有西部民族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进入新世纪,宁夏提出大战10年拔穷根。2001年,六盘山山区住土窑洞、不能解决温饱者达52.7万人,有22.2万人因罕见旱灾返贫。当年,宁夏决战贫困10年战役全线打响。
自治区扶贫办党组书记董玲介绍,10年来,中央和自治区投入专项扶贫资金近60亿元,六盘山山区累计修建以水平梯田、隔坡梯田、洪漫地、沟坝地和压砂地为主的旱作基本农田近500万亩,人均旱作基本农田达2.7亩,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112万人和155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8个贫困县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通广播电视、电话、宽带目标。同时,自治区对777个重点贫困村分三批进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共整合投入项目资金3.6亿多元,村均超过120万元。
10余年来,六盘山区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绝对贫困人口,已由52.7万减少到11.1万,贫困发生率由24.5%降到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64元,增幅超过16%,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六盘山山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西吉马铃薯更是捧着“中国马铃薯之乡”的品牌商标,远销马来西亚、阿联酋、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生态移民:扶贫移民的成功探索
根源于“三西”建设时期水路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的思想基础,宁夏的移民工作经历了多次思想和认识的深化,先后组织实施了吊庄移民、扬黄工程移民、生态移民、劳务移民和教育移民,演绎了一场跨越世纪的大规模移民。
“生态移民”由宁夏在实施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中首创,后来得到国家发改委认可,并在全国逐步叫响。
银川市闽宁镇、兴泾镇、良田镇、月牙湖乡等移民吊庄,通过农田排灌工程的实施,3万余亩耕地盐碱化问题得到了初步改善,有效保护了移民群众赖以生存的耕地,激发了移民吊庄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中宁县大战场、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的26个行政村、3.6万人,移交前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少数群众照明还只能依靠煤油灯。通过农电项目的实施,这些村实现了村村通电,使制约这一地区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据统计,10年来,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扶贫办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约1亿多元。
据了解,宁夏生态移民工作始于2007年,至2010年底,已批复安置16.8万人,实际定居12.2万人,开发耕地27.7万亩,建设安置住房19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8.9亿元。同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十二五”期间生态移民35万人,再用5年时间解决移民群众脱贫致富问题的重大决策。
宁夏生态移民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极大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不懈努力,移民新村实现了“七通七有两转变”,即通电、通(自来)水、通(柏油)路、通(公交)车、通广播电视、通邮、通电话;有学校、有村级活动场所、有医疗服务站、有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超市、有文化广场、有环保设施;群众的生产方式、生活观念发生了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了子女上学难、出行难、吃水难、看病就医难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运行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加快安置地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使移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且为他们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便利条件。
大幅拓宽了移民致富的空间。为促进移民增收致富,安排移民户均一亩拱棚,发展设施农业;引导移民走高效节水的农业生产路子,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扶持移民发展畜禽养殖,积极推进设施养殖业,彻底改变了过去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
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移民搬迁后,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明显减少,大大减轻了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既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又达到了恢复生态的目的。初步估算,仅实施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程,在迁出区可退出300万亩土地用于恢复生态,并使原有的林地、草地得到很好的保护,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8-02/18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