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举力造优势 巨资拔穷根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8-02  互联网

  本报记者 张国凤

  进入新世纪,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针对中南部和六盘山区扶贫任务艰巨、自身实力不足的实际,集中巨额财力,在思路上创新,在方法上探索,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力破解制约贫困地区的主要矛盾,努力在生态移民、智力扶贫、产业助力等造血能力上寻求突破,经过十余年努力,在中南部贫困山区培育形成了草畜、马铃薯、红色旅游、设施园艺、苗木等一批立足当地优势的特色产业,走出一条具有西部民族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进入新世纪,宁夏提出大战10年拔穷根。2001年,六盘山山区住土窑洞、不能解决温饱者达52.7万人,有22.2万人因罕见旱灾返贫。当年,宁夏决战贫困10年战役全线打响。

  自治区扶贫办党组书记董玲介绍,10年来,中央和自治区投入专项扶贫资金近60亿元,六盘山山区累计修建以水平梯田、隔坡梯田、洪漫地、沟坝地和压砂地为主的旱作基本农田近500万亩,人均旱作基本农田达2.7亩,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112万人和155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8个贫困县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通广播电视、电话、宽带目标。同时,自治区对777个重点贫困村分三批进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共整合投入项目资金3.6亿多元,村均超过120万元。

  10余年来,六盘山区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绝对贫困人口,已由52.7万减少到11.1万,贫困发生率由24.5%降到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64元,增幅超过16%,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六盘山山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西吉马铃薯更是捧着“中国马铃薯之乡”的品牌商标,远销马来西亚、阿联酋、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生态移民:扶贫移民的成功探索

  根源于“三西”建设时期水路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的思想基础,宁夏的移民工作经历了多次思想和认识的深化,先后组织实施了吊庄移民、扬黄工程移民、生态移民、劳务移民和教育移民,演绎了一场跨越世纪的大规模移民。

  “生态移民”由宁夏在实施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中首创,后来得到国家发改委认可,并在全国逐步叫响。

  银川市闽宁镇、兴泾镇、良田镇、月牙湖乡等移民吊庄,通过农田排灌工程的实施,3万余亩耕地盐碱化问题得到了初步改善,有效保护了移民群众赖以生存的耕地,激发了移民吊庄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中宁县大战场、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的26个行政村、3.6万人,移交前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少数群众照明还只能依靠煤油灯。通过农电项目的实施,这些村实现了村村通电,使制约这一地区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据统计,10年来,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扶贫办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约1亿多元。

  据了解,宁夏生态移民工作始于2007年,至2010年底,已批复安置16.8万人,实际定居12.2万人,开发耕地27.7万亩,建设安置住房19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8.9亿元。同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十二五”期间生态移民35万人,再用5年时间解决移民群众脱贫致富问题的重大决策。

  宁夏生态移民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极大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不懈努力,移民新村实现了“七通七有两转变”,即通电、通(自来)水、通(柏油)路、通(公交)车、通广播电视、通邮、通电话;有学校、有村级活动场所、有医疗服务站、有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超市、有文化广场、有环保设施;群众的生产方式、生活观念发生了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了子女上学难、出行难、吃水难、看病就医难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运行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加快安置地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使移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且为他们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便利条件。

  大幅拓宽了移民致富的空间。为促进移民增收致富,安排移民户均一亩拱棚,发展设施农业;引导移民走高效节水的农业生产路子,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扶持移民发展畜禽养殖,积极推进设施养殖业,彻底改变了过去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

  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移民搬迁后,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明显减少,大大减轻了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既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又达到了恢复生态的目的。初步估算,仅实施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程,在迁出区可退出300万亩土地用于恢复生态,并使原有的林地、草地得到很好的保护,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提升智力:由“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

  新中国扶贫工作经历了一个理念上的跨越,即由“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

  新世纪以来,扶贫开发更加重视由注重“物”向注重“人”的转变。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从给钱给物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重视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促进,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自治区主席王正伟有一种观点,六盘山区不产粮食,但可以产人才,实现的途径则是教育。实践证明,贫困与受教育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在六盘山地区,有大量贫困人口,如果他们的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成为家庭脱贫致富的生力军。

  2011年7月,六盘山下开城镇罗庄村3队,身有残疾的村民罗文义回忆起几年前供孩子上学的光景,感慨地说:“要不是党的政策好,3个孩子就都上不成学了。”

  罗文义一家5口全靠9亩多山地生活,因为不在退耕还林(草)的政策补助范围,连吃粮都成问题。每到开学,三个孩子的学杂费就成了问题。2001年以前,这样的故事在西海固山村里有很多。

  变化源自一项国家政策的出台。2006年秋季开学,宁夏在全国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寄宿生发生活补助)。后来又免费提供一套教辅材料,率先在全国将“两免一补”政策扩大到“三免一补”,使全区97万中小学生受益,81万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到了国家免费提供的教科书和教辅资料,6万多名学生享受生活补助。

  宁夏的贫寒学子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从此有了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

  新世纪以来,宁夏举全区之力,率先在西部省(区)以县为单位实现了“两基”目标。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及时提出让那些初中毕业升不了高中、高中毕业上不了大学的孩子都能接受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成为解决就业问题和生存问题的民心工程。自治区政府进一步表示,每个市建一所职业教育学院,每个县建设一个职业教育中心。

  数据显示,仅2008年,通过政府投资带动各方面资金投入、新开工的职业教育固定资产投入逾21亿元,超过了过去30年的总和。到2010年,全区中职招生人数达到4.25万人,中职在校生规模达到12.5万人,东西部职业教育联合办学1.5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与中职招生比例达到了5.6∶4.4,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趋于合理。很多孩子通过教育掌握了一技之长,并彻底改变了命运。

  除了适龄者的学校教育外,对贫困地区干部和青壮年的培训也提上重要日程。

  仅“十一五”期间,宁夏贫困地区干部培训围绕整村推进工程,对贫困地区县、乡镇领导干部、扶贫系统干部、整村推进工作重点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妇女干部、项目管理干部、产业带头人、大学生村官、残疾人,贫困地区初中毕业生等进行了培训,共培训33280人。

  2008年10月,自治区扶贫办组织一批村支书(村主任)到山东寿光学习培训,参训人员受到很大启发和教育。银川市兴庆区掌政乡茂盛村的村支书詹金学,带领全村群众种温棚,由单纯的温棚蔬菜发展到种吊瓜、红提葡萄、花卉等,一个温棚由种蔬菜改为种花卉,年产值由5000元左右提高到年净收入3万多元。他还引进优良奶牛品种,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还规划了农贸市场和村民生活区,拆掉了破旧的房子,盖上了一排排宽敞明亮的新居。茂盛村在他的带领下提前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

  产业助力:品牌农产品大步走进市场

  六盘山下的西吉县约有人口47万,这个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428毫米,年蒸发量1297毫米,蒸发是降水的3倍,干旱、霜冻、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过去,当地农民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

  吉强镇万崖村回族农民黄生荣一家从2006年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到201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40亩。黄老汉曾经算过一笔账:种豌豆按每亩年产200斤、每斤1.5元计算,一年下来每亩地只能收入300多元,而马铃薯当年每斤价格已经达到7角多,按每亩地最低收获2000斤计算,收入就有1400多元。另外,马铃薯耐旱的特性非常适合当地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

  近年来,西吉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地方特色的第一大产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对种植大户实行良种补贴。目前,西吉县已基本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马铃薯变身致富豆,是六盘山探索产业发展、产业致富的一个缩影。

  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扶贫开发战略,产业扶贫成为撬动山区百姓脱贫致富的杠杆。如何在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原上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就成了自治区党委、政府,扶贫部门及当地干部群众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

  自治区先后5次召开了固原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中部干旱带和宁南山区的产业发展问题。启动实施了“十万贫困户养殖业工程”和“百万亩种草工程”。以中卫硒砂瓜、吴忠清真食品、中宁枸杞、盐池滩羊、灵武长枣、泾源肉牛、隆德中药材、西吉马铃薯等为主的特色产业次第崛起,以菌草种植、大棚瓜果蔬菜、舍饲养殖等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势头迅猛。

  根据六盘山地区主导产业需求,自治区着力培育壮大农畜产品加工型、市场流通型、科技先导型扶贫龙头企业。国务院扶贫办批复宁夏8家企业为国家扶贫开发龙头企业,自治区认定23家区级扶贫龙头企业。为切实增强龙头企业对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的引领作用,自治区每年贴息900万元,撬动企业、农户贷款2亿元,帮助扶贫龙头企业盘活了资金。

  从2003年起,六盘山区干部群众逐渐摒弃“逆天而为、以粮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因地制宜,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变劣势为优势,顺应天时探求市场化发展的农业新路子,再辅以科技发展现代农业,马铃薯、草畜等传统产业迅速“脱胎换骨”,苗木、菌草等新型产业不断兴起,开启了农业特色资源变优势产业的阳光出口。

  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盐池县,拥有710万亩天然草原和全国闻名的畜牧品种——滩羊。2002年11月1日,自治区政府一纸禁令,天然草原禁牧封育,羊只全部舍饲圈养。短短数年后,全县草原植被覆盖度就翻番恢复到60%左右,年羊只饲养量未减反增达到创历史水平的160万只,盐池滩羊品牌叫响全国。2003年,盐池县在全国率先实现人进沙退;2009年,全县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到1560元,比禁牧前净增了1092元。

  资金短缺、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因素。从2006年开始,国家在全国1.36万个贫困村开展了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每个试点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人民币。宁夏是全国第一批14个“互助资金”试点省(区)之一。

  为了保证村级“互助资金”安全运行,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互助资金”项目运作的层次和水平,自治区选择了1个县和3个县(区)的3个乡(镇)进行整县、整乡(镇)建立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目前已探索出:项目+农户+产业、项目+农户+基地、项目+农户+产业+协会、项目+农户+基地+公司等运行模式,并大力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截至2011年,宁夏已在全区贫困人口较多的770个贫困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占全区1405个贫困村总数的54.78%。各级政府投入互助资金试点项目资金累计达到19967.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3075万元,自治区财政16100万元,其它资金792.9万元;入社农户缴纳互助金10198.74万元,自治区互助资金总量已达到30166.64万元。加入互助社的农户达8.57万户,互助社社员借款累计达97329户次,累计发放借款28256.48万元。

  互助资金缓解了贫困户生产资金短缺困难,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增强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了农户诚信意识的提高,并产生了与农村党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等综合效应。经扶贫办和农调队共同测算,全区已有近10万户次贫困农户利用“互助资金”发展养殖业、特色产业和种植业,人均增收500多元。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8-02/18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