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打造坚实的基层战斗堡垒


  延安市近两年在全市推广“治沟造地”工程,推平山间沟壑,造出万顷良田。2010年,在延川县梁家河村新修缮的村部里,围绕这一工程,村里先后几次召开了会议,通过“四议两公开”的程序,研究制定了相关方案。最终,村里整理出了800亩沟坝地,用于种植覆膜玉米,如今这已经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场所的便民服务功能体现得更为明显。“现在村部的设施很齐全,办个低保啊,大病救助啊,这些手续在村里直接就办了,老表们再也不用跑到县城里去了。”新坊村村支书姜国伟说。

  在商南县城关镇任家沟村村部,记者看到,这里超市、幼儿园、卫生所、停车场、娱乐广场等一应俱全。村支书汪裕礼告诉记者,村民经常到广场来敲敲锣鼓,或者唱唱歌跳跳舞,村部里办了超市,老百姓购买生活用品,就不用出村了。

  新干县岭背村把村部和产业协会建在了一起。这里种植香菇的村民很多,但以前都是各家各户搞,价格不一,甚至相互压价,后来村里利用活动场所建起了香菇协会,统一购销,村民从中受益不少。

  教育培训是活动场所最为突出的功能之一。绝大多数场所里都设有远程教育中心和农家书屋,村里利用农闲时节请专家来村部给农民搞讲座做培训,帮助农民找致富之路。江西省分宜县新楼村请农业专家到村部给村民讲课,场场爆满,许多回乡青年就是在这些讲座中学会了种养技术,收入比外出打工还高。村里的养猪大户黄冬岳,开始时只能养10头母猪,经过培训后,掌握了养殖技术,现在已经养了100多头。

  各种服务,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看到了效益,因此,对村部建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低坪村村民李仁富在村部里面一边翻着报纸,一边对记者说:“现在老表们在这里开个会也舒畅,有个什么事大家坐在一起商量一下。闲了还可以来看书看报,学学科技知识,多好!”

  “我们的村部面积1600平方米。其实一开始县里并没有要求建这么大,但老表们要求建得大一点、好一点。”新楼村支书黄小荣说。因为在村民看来,村部不是给村干部们建办公室,而是给全体村民建一个致富活动中心。

  “打造没有‘围墙’的开放式村部。”江西省委组织部农基处负责同志说,“村部不是衙门,村干部一走,大门就关了,那不行。要让党员群众成为主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方便群众,各地对场所建设的选址都有明确要求,必须建在交通方便的中心地带。“以前村级组织主要抓计划生育、催粮催款什么的,离群众远一点,怨声也听得少一点。但现在要做好服务工作,村部必须建在离村民最近的地方。”丰城市尚庄街道党委书记熊震宇说。

  熊震宇所说的这种变化,事实上正体现了新形势下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的要求。随着农业税的全免,惠农补贴的增加,基层组织需要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功能也应随之发生变化。

  江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伟东说:“过去,村级党组织主要任务就是催粮催款,在群众中威信有所下降,现在要通过服务群众,通过帮助农民增收致富,通过关心老人、妇女、儿童,把威信重新树起来。”

  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战斗堡垒

  ——有了活动场所,党员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了,活动多了,素质提升了,影响力增加了,带动了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壮大。

  出河南,入陕西,途经的第一村是商南县的桑树村。这个2006年人均收入只有1700多元的村子,如今人均收入已达8500多元。

  村民收入的增加离不开产业的发展,而产业发展则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之后带来的变化。

  “2006年时,村里没有一个产业大户。”桑树村支书殷书康说,“后来村部有了场地后,我们经常请专家来做讲座,搞培训,现在食用菌、地膜花生等产业都发展起来了,老百姓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村里的党员充分发挥了传帮带作用,他们带头学科技,参加产业协会,研究市场,联系大户,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在村部培训教室的墙上,贴着一张党员帮带群众的任务表,许多产业技术通过“党员—大户—群众”这样的链条传递辐射下去。村里的养猪大户刘前国,几年前还是救济对象,后来在党员的带动下,开始学养猪,现在规模已经达到500头,还被选为镇人大代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菇 筹措资金 连续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