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打造坚实的基层战斗堡垒


  本报采访组

  在革命圣地延安市的延川县梁家河村,几孔简陋的窑洞依山而建,洞口上方的一块花岗岩石头上刻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至今仍然清晰可见。

  这是当年北京知青下乡插队时的住所,后来知青回城了,这里变成了村“两委”办公、开会的地方。

  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石春阳说,过去除了借用知青住过的窑洞,村委会还在村小学的一间教室里办过公呢。

  “现在村部不光有了会议室、党员活动室,还有接待室、医疗室、书屋……设施齐全,要召集党员和村民开个会也方便多了。”坐在宽敞明亮的村部会议室里,石春阳颇多感慨“过去村里连个活动场所都没有,老百姓叫我们‘皮包村委会’。”

  “公章随身带,办公靠膝盖,上班打游击,开会在野外。”梁家河村的情况可以说是前些年全国部分村级组织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到2005年底,全国还有10万个建制村没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还有更多的村子虽然名义上有场所,但十分简陋,难以适应党员和村民活动需要。

  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2006年初,中组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抓紧解决部分村级组织无活动场所问题的通知》,决定采取由地方财政投入为主、中央财政专项补助和党费予以支持的办法,集中解决村级组织无活动场所问题。

  由中央拿出专项资金,地方财政全力主导,直接支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

  对于这项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明确要求:到2010年底,基本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提出:“要加大基层组织建设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使基层党组织工作有力量、办事有经费、活动有阵地。”

  让农村的老百姓看到党支部的旗帜

  ——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是装点门面,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党在最基层的根扎深扎牢。

  “你们村委会连个‘窝’都没有,还在小学校跟娃们争场子,怎么带领老百姓奔小康?”前些年,每当听到这样的嘲讽,江西省南昌县八一乡新坊村党支部书记姜国伟,总是无言以对。

  姜国伟的尴尬,许多村干部都深有体会:村里没有活动场所,不是一件小事,直接影响村子的形象,影响村级组织的威信和凝聚力。

  陕西省商南县委书记陆邦柱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村级组织连几间房子都没有,连个挂党旗的地方都没有,怎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当然,修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又不单是为村干部解决办公场所,更是为了打造一个服务平台。没有这个平台,村干部和党员为村民服务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江西省吉水县文峰镇低坪村村支书彭润根对此深有体会:“以前村民之间有了矛盾,都是跑到书记家里辩理,调解得不好,双方对骂起来,书记老婆就往外赶人:‘你们要吵到外头去吵,我家不是你们骂人的地方!’”

  “村干部没有个正儿八经的办公地点,公章都放在家里,有时下地干活去了,老百姓找了这个找不到那个,想盖个章都很难。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江西省新干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邓震宇说。

  还有一些村子,各种文件、合同,包括入党申请书等档案无处存放,只能是谁当村书记就放在谁家里,给村级工作开展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埋下隐患。

  陕西省延安市委组织部部长卢力群说:“尤其是信息化时代到来后,场所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村民医保社保手续的办理,对党员和村民的培训教育等,都已经采用数字化的手段,如果缺乏起码的场地和设备,工作根本就无法开展。”

  更为重要的是,缺少活动阵地,使得党员很难聚到一起。有的村子甚至连党员会议都不能正常召开,党组织活动搞不起来,直接导致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发挥,甚至连新党员发展都处于半停滞状态。

  凡此种种,无不表明一个道理:在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良好的工作机制、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等“软件”的提升固然重要,但如果缺少了活动场所这个“硬件”,基层组织同样很难正常运转。

  “要让老百姓能够看到党支部的旗帜,要让农民群众有说话办事的地方。”吉水县委副书记胡小勇在接受采访时说,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事,搞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就是让党员有一个“家”,让支部有一个平台,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一定要建设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这样才能把党中央的决策更准确顺畅地传达到最基层的村里,传达到农民那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菇 筹措资金 连续 相结合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