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打造坚实的基层战斗堡垒


  场所建设,钱从哪里来?

  ——财政主导,各方支持,确保场所“建得起”。各地政府在舍得投入的同时,秉承着共同的原则:一不举债建设,二不增加农民负担。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势在必行,但难度也不小。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硬碰硬的资金问题。几乎全国每个省都有成千上万个村子的活动场所需要建设或者修缮,这笔投入从哪里来?

  2006年,这项工作启动之初,中央财政和中央管理的党费就投入17.5亿元,按照不同比例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给予补助。2009年,在首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中组部、发改委、财政部又联合下发通知,下拨专项补助资金,启动第二轮建设计划,要求到2010年每个行政村都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两轮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山东、福建等地都把这一工作纳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进行严格的考核评比;湖北省委成立了领导小组,把场所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尤其是在资金投入方面,各地分别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近六年,全市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23个,其中市财政专项扶持资金590万元。”丰城市委书记杨玉平说,“市委对每个活动场所建设实行‘一名领导抓点、一个部门包村、一家企业联建’的三位一体帮扶机制,帮助解决场所建设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仅去年,各领导干部、包村单位先后下村指导603次,扶持场所建设资金163万元,确保了建设任务达标。”

  财政主导,各方支持。丰城市的筹资方式,也是全国各地普遍采取的办法。

  陕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田晓东说:“为了最大限度弥补场所资金缺口,我们采取市县财政补贴一点,村集体资金拿出一点,建设税费减免一点,包联部门帮扶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各级党费奖补一点,上级部门补助一点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

  “省里原本定的场所面积标准是90平方米,主要用于开会。”陕西省委组织部副处长陈晓勇告诉记者,“但现在看来,场所不只是开会,还要承担教育培训、农家书屋、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这样90平方米就不够用了,资金也需要多一些。”

  尽管各地的建设资金来源不尽相同,但一个共同点是:政府舍得花钱。秉持的共同原则是:不向农民摊派,不增加乡镇、村级债务。

  目前,经过两轮建设,各省已经基本实现活动场所全覆盖,并且开始发力解决一些村子场所落后、不完善的问题。

  商南县在164个村实现活动场所全覆盖后,还有近一半村的活动场所不达标。为此,县里决定每年拿出200万元,支持20个村的活动场所建设,连续4年,加上其他一些项目资金,解决80个村的场所升级改造问题。4年800万元,对于商南这个每年财政收入只有2亿元的国贫县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同时,有了场所之后,还要考虑维护管理的费用。记者看到,在《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基本完成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任务之后,从2012年起,每年按全省建制村的5%确定维修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数量,每个村按5万元安排补助经费,所需经费由省、市、县按2∶3∶5的比例承担。

  陕西省黄陵县委组织部部长王曦告诉记者,黄陵县把场所建设和远程教育工作相结合,为此,县里建立了待遇激励机制,从2011年7月起,为全县191个村和8个社区的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每人每月发放50元补贴。

  建设没有“围墙”的村部

  ——“一室多用”,村部不只是办公场所,更承载了便民服务、党员活动、教育培训等复合功能,向所有村民开放,而不是干部一走就关大门。

  2011年3月,时任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的余欣荣来到南昌县八一乡新坊村,参加“民情家访”活动。在新修缮的村部会议室里,余欣荣听到村民反映修路、建房、治污、保洁等8个方面的问题,与大家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并承诺会给村民满意的答复。

  这样的访民情活动,自南昌兴起,如今已在江西全省推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探访社情民意,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则为这一活动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建好场所是基础,用好场所是关键。利用场所听民情,这只是充分发挥场所作用的一个方面。在场所“怎么用”这一问题上,各地做足了文章。场所不仅成为村干部办公、开会、党员活动场所,而且成为了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体娱乐等工作的综合阵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菇 筹措资金 连续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