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把粮食生产作为现代农业主攻方向


    吉林省榆树市市长李洪亮

    吉林省榆树市素有“天下第一大粮仓”美誉。作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我们立足农业优势,坚定不移地把粮食生产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通过加大基础投入,推进科技集成,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发展水平。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62亿斤,连续八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殊荣。

    一、科学定位,牢牢把握粮食生产战略地位不动摇

    榆树农业资源得天独厚,肥沃的黑土地和多年粮食生产基础是我们的优势所在,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我们必须以农业现代化为统领,走依托农业资源发展加工业、通过农民非农化促进城镇化的“一化带两化”之路。

    榆树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总产占吉林省的1/10、全国的1/180,商品量在80%以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我们责无旁贷。

    二、抓住核心,坚定不移地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推进农田水利化。近年来,我市共整合各类资金3.2亿元,落实大型节水喷灌设备478台,实现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用群众的话说,“原来种地靠天上的龙,现在种地靠地上的龙”;新建移动式喷灌设施670台(套),实现旱田水浇10万亩;投资10.2亿元,重点对五大灌区水田的渠系和16个泵站进行改造,保障15万亩水田灌溉的需要。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80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2%。推进全程机械化。三年来,利用国家到县四级资金2亿元,重点向机插机收倾斜,扶持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带动社会和农户投入4.6亿元,全程农机化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全市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06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2万台。建成固定资产超过50万元的农机大户223个,发展农机合作组织154个,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达200万亩,全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推进科技集成化。我们把常规技术与新技术、农机与农艺、工程措施与科技措施结合起来,每年投入资金5000万元,配套推进10项增产技术。良种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螟、农田统一灭鼠、水田标准化育秧、防雹网实现全覆盖,深松深翻达到40%,玉米保护性耕作达到30%,建成万亩高产示范方49个。

    三、创新机制,千方百计激发以粮食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建设活力

    我们把制度创新作为策动力,切实抓在手上。创新完善投入机制。我们通过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按照规划,集中使用,定向投放,确保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使有限的项目资金通过互补产生了放大效益。同时,鼓励社会投资,动员受益群众投工投劳。三年来,我们整合项目资金7.6亿元,吸收社会投资12亿元。创新完善经营机制。我们通过土地托管、有偿转让等方式,使150万亩土地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创新完善联动机制。实施“粮转牧”工程,建成各类标准化牧业小区733个;实施“粮转加”工程,先后引进了中粮、泰国正大、荷兰帝斯曼、京粮等23家投资超亿元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完善激励机制。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指标细化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作为乡镇和涉农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每年奖励资金在300万元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喷灌 农业资源 榆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