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优势产业规模化 创建一流示范区


    山东省滕州市市长远义彬

    自2010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有关部署,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以提高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两大任务”,大力发展粮食、蔬菜、畜牧、林果“四大产业”,坚持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科技化“四措并举”,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努力创建一流示范区。

    一、着力推进优势产业聚集,夯实示范区建设产业基础

    我们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规模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了“三带三区”的产业格局。围绕西南部优质粮食产业带,重点建设40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我们把国务院粮食生产奖励资金1000万元,全部用于高产创建,建设20个万亩方。我们还拿出1100万元,对玉米秸秆还田、配方施肥和良种统供进行补贴补助,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市170万亩粮食单产达到520公斤。围绕北部精细蔬菜产业带,重点建设20万亩设施农业高效示范区,整合支农资金1000万元,突出发展设施蔬菜,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95万亩,春秋两季马铃薯65万亩,广大农户实现了亩产“千斤粮、万斤薯”、收入过万元,“小土豆”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金蛋蛋”。截至2011年底,我市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蔬菜、肉类、果品总产量稳步增长,粮袋子越来越沉、菜篮子越来越丰富。

    二、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示范区建设整体效益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创办基地、创建品牌、开拓市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壮大。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以恒仁淀粉为龙头的粮食加工集群,以恒裕食品为龙头的蔬菜加工集群,以盈泰集团为龙头的畜禽加工集群,以三兴物流为龙头的农产品流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50家,年出口创汇达到2亿美元。全市农产品初加工比例超过80%,带动农户的比重达到60%,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产业化经营,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笑脸越来越甜。

    三、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保障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

    近年来,我们制定农业标准化技术规程48个,建成农业标准化基地70万亩,“三品”认证达到137个。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健全了责任、执法、检测、监控、农资配送五大体系,组建了市、镇、村三级监管队伍,为21个镇街统一配备了检测设备、执法车辆,建成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监管平台,实现了镇街、基地、市场、企业的信息融合、实时监控、同步传输和追溯查询;对1340余种农药产品进行了备案登记、统一配送,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真正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舒心。

    四、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示范区建设发展活力

    健全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小麦良种统供已实行6年,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覆盖率达到100%,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2%,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依托滕州农业信息网,建成专家远程视频终端510个,覆盖了全市各农业部门、龙头企业、标准化基地和科技示范村,实现了专家远程会诊、技术指导、政策咨询等网上服务;创办农业短信平台,每年免费发送实用信息100万条次;创办《滕州现代农业报》,每年免费发放近10万份,成为普及现代农业知识的重要阵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蔬菜 产业化 专项资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