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民组:一张农村城镇化蓝图
嘉鱼县官桥八组,是一个农村城镇化的传奇。
人们说,官桥八组翻天覆地的变化,仰赖于村民小组长周宝生。这个全国最小的“官”,带领62户乡亲,经营着拥有12家下属企业的“田野集团”,创造的集体资产超过20亿元。
带领我们观摩的集团总经理周志专30出头,是一位留法的“海归”。村民家是一幢幢两层的别墅,每家门前还有一片四四方方的菜园。周志专说,为此我还和董事长发生争执,我希望种花种草,他偏要种菜,董事长的观点是,“咱既要享城里人的福,又不能丢乡下人的自在。”现在,村民小组每年还要评比,谁家菜种的好,就给谁奖励。
“和机关干部一样,我们组每年还组织大家进行一次免费体检。”热情的村民告诉记者,近年来,八组先后建立了子女上学学费补助制度、村民重病住院医疗费资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每月只需要交20元,遇到大病就可以报销95%,解除了大家后顾之忧。”
宽敞整洁的街道,一栋接一栋的楼房,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官桥八组俨然已经变成一个中心城镇。
以企业的发展带动新村建设是咸宁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一条路径。把一个村当成一个企业来经营,一个企业就是一个新村。
为加速这一进程,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各部门必须有担当,有作为。
咸宁市市长任振鹤告诉记者,全市正在总结推广两个经典模式。一个是嘉鱼官桥八组的“周氏模式”,把整个村组的集体资产通过市场化方式发挥效益,使家家户户受益;另一个是通城石南镇牌合村的“黎氏经验”,把村里老百姓承包地的经营权作为股份入股,每个村民都是股东,都参与分红。
按照咸宁“十二五”规划,到201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要突破200亿元,比“十一五”增加53亿元;城镇化水平要突破60%,在“十一五”末基础上提高10.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要突破万元,在“十一五”基础上翻一番。
北纬30度线上的咸宁,是大自然宠爱的幸运儿:淦河九曲盘桓穿城而过,原始森林覆盖的潜山景区山峦叠翠,一城十二泉,泉泉是温泉;一到八月,满城桂花竞放,街衢生香。如今,这个“香城泉都”,不仅保持了“楠竹之乡”、“茶叶之乡”和“苎麻之乡”的独特优势,而且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优势产业区域布局,实现了农业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变,带动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如何在更高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农业的新跨越?咸宁的回答是,始终坚持重中之重的“三农”思想。市委书记黄楚平提出:在咸宁“没有不涉农的部门,没有不涉农的机关,没有不涉农的工作”;市长任振鹤也说:“对‘三农’工作,再怎么重视,再怎么支持,再怎么给力都不过分。”
这,应该就是咸宁跨越发展的制胜之道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6-09/18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