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农民工“诗建筑”:搭在城市与乡村间的彩虹


    刘迅甫(左)、杨成军在交流农民工诗歌创作体会。

    本报记者 蒋培玲

    城市里,成千上万的农民工每天都在建筑工地上顶风冒雨,用一双双勤劳的手垒起一座座万丈高楼。与此同时,在文学的世界里,有人用诗词做砖石,记录着农民工的梦想与现实,为他们筑起一座座诗歌大厦。近日,著名诗人、书法家刘迅甫与农民工诗人杨成军在北京联合举行“《农民工之歌》诗歌朗诵会”,让大家领略到了美丽的“诗建筑”,这些诗歌的语言朴实无华,搭建起的却是城市与乡村间的绚丽彩虹,拨动着每个人的心弦。

    记录农民工的真实世界

    “两只蝴蝶/在空中飞来荡去/那是城里人/不敢仰视的高度/他们在城市的空中打工/挣着自己特技的血汗钱/系在身上的保险带/那沉重的一头/系在家乡的老小身上……”(《夫妻洗墙工》——刘迅甫);

    朗诵会当天,这首诗歌正被朗诵者在台上深情地演绎着,台下的观众倾身凝听,仿佛进入了诗歌所描绘的世界:一对在城市苦苦打拼的农民工夫妻,他们冒着危险在高空作业,突然妻子看到脚下车水马龙有些害怕,这时丈夫的安慰和微笑给了妻子力量,为了远方的父母、孩子,他们继续……到朗诵结束时,有人竟眼含泪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土地,离开乡村,来到陌生的城市谋生存。他们在最艰苦的岗位,奉献着最诚实的劳动,在故乡与城市之间奔波,完成了中国最繁重最密集的体力劳动,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奉献者。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民工人数已达2.4亿多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却鲜少有人为他们树碑立传。

    “我想记录他们,书写这个时代。”二十多年来,农民出身的诗人刘迅甫一直关注并实际走进农民工这个群体,相继写出了包括《乡愁》《十八罗汉归故乡》在内的纪实性诗报告《农民工之歌》。

    迫于生计,刘迅甫曾经收过废品,拉过砖,运过煤,摔过砖坯,体验过农民工在城镇谋生的酸涩。至今他始终给自己定位:“我就是一个农民,我的根也在农村。”正因如此,他的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动再现了当代中国农民工真实生活及生存境遇,全面展现了乡村与城市发展的差异现状。

    特殊群体的时代群雕

    一个时期以来,诗歌不景气,个中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诗歌对重大现实题材表现不够。农民工,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在短时间内形成又在短时间内摆在中国面前的巨大的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的形成和到来,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是我们所有人都不熟悉的,连农民工自己也没有弄明白的一个社会现实。刘迅甫的《农民工之歌》却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时代主题,深刻解读现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缘于此,刘迅甫的诗报告《农民工之歌》一出来,立刻引起了中国诗界的高度关注,被专家评价为“一个时代的群雕”。

    2011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农民工之歌》朗诵会和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说:“刘迅甫先生的诗作《农民工之歌》,对农民工现象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多角度的表现、深层次的思考,以诗人的激情,充分肯定了农民工的社会贡献,赞美了农民工的美好心灵,对他们内心的那份坚守与梦想,进行了充分的挖掘。”

    原中国作协秘书长、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李一信认为刘迅甫的诗报告《农民工之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里程碑,具有时代意义。“我相信,在今后的岁月里,《农民工之歌》的同类题材的作品会层出不穷的。”他说。

    建设农民工的精神家园

    米开朗基罗曾说:“建筑就是秩序与布局、优美的风格、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和谐、得体和配置。”从这个角度来说诗歌和建筑有相通之处,都讲究韵律之美。诗歌无形,通过这些辞藻却构建起一种精神家园。

    “当一天汗水流尽的时候/当对面楼里亮起/温暖的灯光的时候/当红烧肉的味道/从马路对面的/饭馆里/飘上来的时候/我正考虑着/为了孩子的学费/是否再干一会……”(《农民工》——杨成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土地 种子 定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