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肩负使命 砥砺奋进


    本报记者 王瑜 李丽颖

    初春的北京暖意丝丝。3月14日,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就要闭幕了,上午9时许,第一批新疆代表团少数民族代表身着节日盛装抵达人民大会堂,昌吉州玛纳斯县包家店镇黑梁湾村杨琴代表特意戴上了体现回族特色的头巾。“作为一个基层代表,这几年最大的感受是惠农政策越来越多。现在最关心的是农民致富问题,农民富了,国家才叫富。”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左右,城乡发展不同步,谈不上整个国家的发展。”福建省长泰县岩溪镇湖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文东代表言语间难掩激动,“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是3397亿元,今年预算超过了1.2万亿元。从国家层面来看,对‘三农’的投入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这几年来中国进步最大的是民生,最需要改善的仍是民生。”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代表说,希望政府的财政支出更透明,希望财政转移支付更倾向民生领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连续4年关注养老问题的民革江西省委副主委陈春平代表走出会场时不禁感慨,“多年的心愿终于快要实现了。”

    山东省莒县陵阳镇陵阳街村党总支书记马先富代表说:“目前,新农合每年每人200元的标准太低,政府应该继续提高标准,创造条件和平台让城乡医疗人员流动起来。”

    “要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使政府真正为农民购买文化服务。”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苏平代表说,“目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还非常大,我相信经过下一个5年的努力,会迎来农村文化的大发展。”

    “我国目前有2.5亿多农民工,要真正提高他们的素质,就要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马力代表说,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要把教育力量的重点放在大专生、高职生、蓝领技术人才和新生代农民工等技术型人才的培训上,用人口的素质优势替代数量优势。

    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9个一号文件指向“三农”,“三农”热度持续升温。

    “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现代农业是好事。”浙江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代表表示,如果有机会,也会考虑在现代农业领域投资。

    北京乐平西甜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乐平代表把今后农业发展的要素归纳为三个“起来”:“一是把农民组织起来,二是把农民的土地流转起来,三是把农民的资产经营起来。”

    “西部农村最重要的问题是投入不足、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云南省怒江州政协副主席丁秀花代表说,“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国家要坚定不移地投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陕西省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党支部书记杨丰岐代表说,希望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配合,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民生活更幸福。

    10时整,吴邦国委员长宣布大会开始。政府工作报告获得通过,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获得通过,刑诉法修正案获得通过……一项项议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代表们说,每一次按下表决器,既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责任。

    2712票赞成,《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获得通过。“从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始,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将有更多农民代表的声音。”辽宁省丹东市大梨树村党支部书记毛丰美代表认为,这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成就,“一定要在落实上下功夫。”

    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胜利闭幕,本届人大代表们也进入了履职的最后一年。当了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青海省西宁市回族中学副校长拜秀花感觉责任重大,时间紧迫:“作为一个代表,要关注基层,从实际出发提出建议,推动国家解决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基础设施建设 连续 土地 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