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宋福如:勇立潮头敢为先


    宋福如(中)在田间查看即将收获的谷子。

    本报记者 李杰 文/图

    他是一个农民,衣食简朴,享受着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是一名党员,真情奉献,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他是一名村支书,竭谋民福,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他是一名企业家,勇攀高峰,研制出“中国第一、美国第二”产品……

    “历史是人创造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创造历史的人,我们都应该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领域,成为创造历史的人,成为优秀的河北人。”这是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东街党支部书记宋福如在2008年全国人大会议分团讨论时的发言,李克强副总理在总结讲话中4次赞扬他,说“宋福如同志的发言让我们很有感触,也让我们更加充满信心,作为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在认真思考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我们应该为此受到鼓舞。正如宋福如同志讲,河北人有志气、有智慧,要在燕赵大地唱响大风歌!”

    母亲说“从小有志气,能吃苦、有爱心,样样事儿争第一”

    位于“永年洼”湿地中心的广府古城,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太极文化的发祥地,城墙、护城河留存至今,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城墙外,绿柳、荷塘环绕着一大片仿明清风格的四合院、两层楼房,青石板铺成的街巷旁树木成行,街口处的“中国北方第一村”大字格外醒目,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广府东街村。

    广府园区管委会干部郭立山介绍,早在五代后周时期,广府古城一带柳树成荫,荷花满塘,一派水乡景象,好多游客说:“早知有东关村,何必下江南。”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直隶总督方观承治蝗放粮此地,夜宿莲亭,为古城美景所动,题诗一首——

    稻引千畦苇岸通,行来襟袖满荷风。

    曲梁城下香如海,初日楼边水近东。拟放扁舟尘影外,便安一榻露光中。帷堂患气全消处,清兴鸥鱼得暂同。记者想起第一次采访宋福如,引来一阵笑声的场景。

    “这个村支书是一个拥有数亿元的大企业家,生产的全是‘高科技’。平时他很忙,可今天在家。”在采访的路上,一同前往的邯郸市农工委调研员常如敏介绍说,宋福如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村支部书记。

    采访结束了,记者走进一个会议室坐下来,问常如敏:“不是说宋书记在等我们吗?”

    “哈——哈!您身边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宋书记!”

    回头凝神看这位60来岁的“开门长者”,偏瘦的身材穿着一件发皱的深蓝色西服,眯着眼睛笑意充满和善。刚刚走访中看到、听到的一件件大事,竟然是这位极其普通的“开门长者”所为,强烈的反差让记者颇感“意外”。

    “这几年村里变化可不小哩!乡亲们都沾他的光富起来了,许多家庭买了小(轿)车,可他都60(岁)出头啦,仍穿着一双布鞋,俺想不通他图个啥?”2011年夏日早上,记者只身走过东街村,村民郑丽芬说自己比宋书记小1岁,“他出身贫寒,家教很好,作风正派,不吃不赌、不吸烟不贪酒,是一个没任何污点的好人。”

    采访中得知,宋福如父亲已去世多年,出身“大户”的母亲仍住在宋家“老房子”里。怀着尊重、崇敬的心情,记者拜访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俺家姓范,父亲是北京学校毕业的,后来他不在(世)了,家境就不好了,慢慢成了贫农。”走进宋家“老房子”,86岁的宋妈妈坐在门廊里乘凉。记者看到她裤子上还缝着一个补丁,慈祥的老人赶快用上衣掩盖住,笑着说:“俺有好衣服,但穿着不习惯。这样,就跟街坊邻居一样儿,不能搞‘特殊’嘛!”

    “如子(宋福如的小名)从小有志气,孝顺有爱心。小时候家里穷,吃不饱(肚子),他却从不看别人家吃饭,不看‘卖东西’的。有一次,生活条件好的邻居给他半块窝头,他说家里有不要。其实回到家里,他关上屋门就饿着肚子睡觉了。”

    “他11岁那年,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因跑得快‘领’到两个馒头,就赶紧往家里跑,路上摔倒了头上磕了一个疙瘩,给娘带回来馒头,和家人分着吃。还有一次,学校食堂改善伙食,早上1个小炸糕、中午两个油条,他饿着肚子两顿不舍得吃,晚上带回家来……”说到这时,老人家流泪了,她说“自己高兴,为儿子自豪!”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荷花 新农村建设 柳树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