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已婚者城市婚姻家庭生活的五大困难依次是“没有合适住房”、“子女入托和入学难,费用太高”、“缺乏社会保障”、“家庭收入偏低”和“无力赡养老人”。生活不可避免会遭遇困难,为此,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对单位、社会、政府有期盼,盼望与城市融合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主持人:那么,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对单位、社会、政府都有哪些期盼?
黄峰:很多人认为城里人歧视外来打工者,但那毕竟是少数人。城市其实并没有很多打工者说的那么冷漠,它给每一个走来的人都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我结婚两年了,还想趁年轻再干几年,挣钱是硬道理,我最大愿望是将来我的孩子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有房有车吃好喝好玩好。
洪天慧:针对新生代进城务工者“最不能接受的城里人行为”的调查显示,首先是“看不起农民工”,其次是“对人不热情”、“生活太浪费”、“对人戒心重”。为此,他们希望社会提供的帮助是,“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多一些理解和尊重”、“设立农民工求助热线”、“加强媒体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妇联、工会等人民团体提供婚恋帮助”等。
对政府的期盼主要有“让农民工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险”、“让农民工也能租住公租房”、“让农民工子女也能就近入学或入托”、“对农民工进行免费技能培训”、“为农民工建立求助机构”、“让农民工家庭也能上城市户口”和“发挥民间组织援助农民工的作用”等。
受访对象对企业或单位的期盼主要是“按时发放工资或加班费”、“上职工社会保险”、“节假日减少加班”、“帮助解决探亲房”和“经常组织文体活动”等。
主持人:调查显示,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在务工城市的社会适应程度,多数为“中等”和“较低”水平。可以看出,他们从进入城市,通过行为和观念的适应、逐渐融入,到完全的同化,这个历程是漫长的。那么对于促进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尽快融入城市,您有哪些建议?
洪天慧:为促进新生代进城务工者的城市社会适应以至完全融入,新生代进城务工者自身要努力适应,不仅是日常行为的改变,而且还要在观念和心理上认同城市;政府不仅是给他们城市居民的身份,更重要的是拆除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制度性障碍和社会性排斥,使他们获得完全平等的权利。同时,也要认识到,提高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城市社会适应水平,促进融入,是和城市居民互动的过程,如何酿造社会平等和融合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促进社会交往、相互了解、打破隔阂、增强信任,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全社会去做。
为改善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城市生活状况,维护其生存发展基本权益,需要加快制度创新和改革步伐:加紧改革户籍制度,以维护他们劳动就业和平等发展的权利。各地要规范工资管理,建立工资保障金制度,改变城乡工人同工不同酬和农民工工资偏低的状况。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建立权责分明的劳动关系。加紧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在城市建立社保,有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在农村已建立的医疗保险,如何与其所在城市建立医保之间的续保;二是在城市建立社保以后,如何实现其在城乡间、城市间乃至省际间的续转,需要研究解决。保证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能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能够让他们及时入学入托,不中断和影响孩子的学习,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初中和高中毕业须回原籍升学的问题。
此外,还要着眼于新生代进城务工者未来发展需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保障其政治和民主生活参与权利,加强改善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缩小新生代进城务工者与市民的生活距离和心理差距,促进新生代进城务工者的城市生活融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1-07/177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