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江苏领跑城乡客运一体化


    □□黄朝武

    上图:淮安市刘老庄镇村公交开通后,孩子们可以乘坐公交车上下学。

    左图:溧阳市农村居民像城里人一样方便地乘坐公交车。

    苏姣摄

    金秋时节,江苏省溧阳农村,满目苍翠,宽敞平整的柏油路上,经常可以看见,一辆辆簇新的空调小公交,载着乡亲们往返于村镇,便捷丝毫不亚于城市。

    今年8月底,溧阳从2008年底试点开通的一元制“镇村公交”,实现了175个行政村全覆盖。这是江苏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精彩缩影,也是江苏交通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行有所乘”发展理念,面向农村、融入农村、服务农村,着力提升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民生为先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核心追求

    目前,江苏已开通2200多条农村客运线路、通达1.6万个行政村,全省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5.42%,并已有100余个乡镇开通镇村公交。

    对于这份领跑全国的“交通答卷”,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游庆仲深有体会地说:“交通运输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经济建设和群众出行提供更加优质的运输服务。随着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城乡客运管理体制的调整,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让更多的农村群众,享受到更加贴心的出行服务,已经成为交通运输部门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截至2007年底,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已提前3年实现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到2010年东部沿海地区所有建制村通等级公路”目标,2010年全面实现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以及1.17万个农民集中居住点通四级公路。此时,广大农村群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都在问:路通了,车能不能通?我们走上了柏油路,还能不能乘上公交车?

    “农村公路建设阶段性目标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农村交通运输发展任务的终结。我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围绕运输服务,构建农村客运体系,进而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游庆仲说。

    城乡客运一体化,既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江苏“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局的自觉行动。2010年底,江苏已从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正在向现代化迈进,更加关注改善民生;2010年底,江苏城市化率达到57%,但仍有近3500万人口在农村,城乡发展差距依然存在。农村客运还存在着班线密度不够、对“神经末梢”地区的辐射不强等薄弱环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五有”,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江苏省交通运输部门认为,“衣食住行”是群众生活最基本的需要,“行有所乘”也应该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立足省情若干个“哑铃型”组成“蜂窝状”

    江苏地处平原,人口密度大,行政村密集,城镇化程度高、城市群特征明显,但地区差异也比较大。针对这样的特点,总结溧阳、句容、江宁等地“镇村公交”发展试点经验,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模型:由若干个“哑铃型”组成的“蜂窝状”网络结构。

    所谓“哑铃型”就是,城市客运和镇村客运作为两端,以公交运营模式为主,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县乡客运作为中间,以经过公交化改造的班线运营模式为主,市场化运作;城市、县乡、镇村三级客运无缝衔接,形成“哑铃型”的城乡客运基本单元。通过若干个“哑铃”有机组合,最终形成“蜂窝状”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

    从现阶段来看,“哑铃型”的三级网络是符合江苏省情的最简单、最经济、最具推广意义的发展模式。今年江苏在原有8个试点县(市、区)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到其他18个县(市、区),其中,苏北经济最薄弱,也是该省脱贫攻坚的泗洪县西南岗地区,已于今年上半年成功开通“镇村公交”。

    考虑到区域发展差距较大,江苏在发展模式上不搞一刀切,同样鼓励和支持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政府财政保障能到位的地区多样化探索,形成行政区域内城市公交全覆盖的“全域公交”发展模式,和以几个乡镇为片区开通公交的“区域公交”发展模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平原 总结 新农村建设 核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