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西并村只是为得到土地求己发展一说,曾任前进村党支部书记、现主管大华西环保和土地的村党委常委吴蕴芳告诉记者,他们村是首批并入华西的4个村之一,虽然老华西以每亩1500元将土地集中流转,但土地所有权仍归属原集体经济组织。并入时自愿,想退出收回土地也自由,但并村“一分五统”10年来,还没有人想退出收回土地。如今,大华西仍保持3.6万亩耕地一分没减少。老书记就是一心想帮邻村富起来,10年来,为提高大华西村民的生活,投入超过10亿元,直接或间接安排就业1万人。
来自山北的六村(原砂山村)团支部书记龚海斌也向记者证实了吴蕴芳所说,通过“小华西建设大华西”,六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华西投入2000万元修通隧道,又投入3000多万元帮助整山治水、发展高科技农业、提高村民福利,使得环境变美、村民变富、就业变好、设施变优。
为求证上述二人所说,记者跟随小龚乘车沿着宽阔的柏油路穿过明亮的华西隧道,进入山北六村。但见绿树成荫、花果飘香,果然一个天然大氧吧;千亩水稻示范田丰收在望,葡萄园、花卉园、蔬菜园、牡丹园……在高科技装备下,已成集旅游观光、科普、采摘为一体的农业大公园;人均年收入由并村时的7000多元,提升到2010年的17199元,今年有望接近2万元。村民赵菊英说:“我要谢谢老书记,谢谢‘一分五统’。”
“共同富不是一样富,如果要求一样富,最后要导致一样穷。”来过小华西,看过大华西,深入了解新华西,更多“眼见为实”的人们,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老书记吴仁宝的这一至理名言。
从举贤不避亲看使用人才
吴仁宝有四子一女,他2003年7月退居二线后,四子吴协恩以人品好、懂经营、会管理而全票接任,成为华西村第二代掌门人,另三子一女也都在班子里。这是不是属于中国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那种“家族制”权力组合和管理体系呢?。
吴仁宝讲到这个问题,总是很坦然,从不回避。他说:“我是人民的服务员。”“我这一家是为老百姓服务,不是为自家,是为大家。这样的家庭,我看多一点好!”
记者在采访中,就此问题问过的所有华西人,都十分认可和赞扬老书记这个说法。他们向记者举了几个例证——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吴仁宝就给自己定下了“三不”规矩: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多年来,上级组织奖励给他的奖金有1.5亿多元,他全部留给了集体。
2003年1月2日晚上,吴仁宝率领全家祖孙28人,走上台,向全体村民作新年“宣誓”: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我们一家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我们一家首先不做!任何时候都要学习好、执行好党的各项方针,坚持做到“三正”(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三平”(政策水平、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三守”(守法、守约、守信誉)、“三能”(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官能民)、“三不倒”(难不倒、吓不倒、夸不倒),并以此作为华西选择干部的标准。他在儿子接任半年后的一篇署名文章中写道:“我们要吸取历史上由盛到衰的教训,‘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只要德才兼备,不管是亲还是友,都可以当干部。”他坚信,只要把华西创造的“三制”(科学体制、合理机制、坚强班子)这一精神财富传下去,为子孙后代提供可操作性的经验与借鉴,华西的人和华西的事业定能一代胜一代,一代强一代。
华西注重创造财富,更注重创造财富的人才。“引才要大胆,育才要舍得,用才要放开。”吴协恩说,“不是说你对人才关心,搞些娱乐,吃顿饭,就算‘以人为本’;而是要‘一视同仁,不分内外’,实质应该是制度下的人性化管理。”
在华西村,不管是外来人员还是本村村民,不管是管理干部还是技术人员,不管是企业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有干事成事的平台。对于有本事、求上进的人才,华西村毫不吝惜地给房子、给车子、给票子、给位子、还给面子。为了鼓励人才创新创效,华西村设立了“科技创新奖”,对有创新成果的技术人才予以重奖,累计已发放奖金近亿元。500多名外来优秀人才,在工资奖金之外,还享受到了只有华西本村人才有的股权奖励,股份多的有上百万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9-24/172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