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陈塔村的自治路


  当时,村里还出台了“没有办法的办法”:包括村道、公厕等所有公共设施,凡涉及村民建筑、作物等均不作补偿,每户还得出3个义务工。层层商议定下的办法,村里通过户主会和村干部走访,传达到每个村民,并在各自然村张榜公示一周听取意见。

  “群众脑袋原本不是榆木做的。”杨吉泉老人说起背后的故事,孩子似地笑了。知道村里缺钱,他马上拿出1000元钱。木旺片有3家捐了1000元,还有不少家庭出钱、出建筑材料。他说:“我们村还不算多,港西片村民凑了7万多块钱,造起了一座桥。”

  浇村道的时候,天气炎热,全村男女老少齐动手,谁也没闲着。难怪丁群勇一说起这事就乐了:“10个自然村的村道都是村民自己浇的,表面不好看,牢固程度可不低。”2007年,陈塔村顺利通过验收成为省级小康示范村,这是全村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只有多数村民定下的人,胳膊直;70%以上村民定下的事,没二话!”王根明是最近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当选为村主任,又是新成立的村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对村民拥有的选举权体会真切。

  从“能人治理”到“民主管理”

  5年驻村指导员的经历,让农村出身的何根法有了新的思考:“陈塔村的变化说明,只要联系实际不断创新社会管理,转型期的乡村政治可以走得通的。”

  他对最近再次高票连任村党总支书记的丁群勇比较了解。丁群勇今年46岁,当过兵,转业回乡后做生意、办企业,在村里属于“先富起来的”,也是村民公认的经济能人。

  10年前,3村合并组建了新的陈塔村,村域面积4.8平方公里,共有24个村民小组,728户农户,人口2306人,党员92名,村民自治一时遇到不小的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路清晰、敢作敢为的丁群勇走进村民的视线。“没有能人,村组织没有活力;有了能人,也未必有作为。”老何说,“关键在于需要一个合理的治理构架和一套科学的治理制度。”

  “今天的局面得益于几位前任留下来的老传统。”丁群勇坦言,早在1998年建立起来的村议事制度帮了他们很大的忙。2008年,他们又将这项制度完善成例会制,每月两次,固定日期,实现党组织、村委会和村务、财务监事会及片长等组成的“议会制”,每次会议纪要及录音全部存档。

  “在这个会上,村两委会的意图和村民的意见完全面对面。”已担任5年片长的港北自然村片长陈新华说,“任何建议,包括不满都可以摊到桌面上。”每次开会前,他会主动找几个村民组长收集意见,不少村民也会主动找他反映情况,他都会照实提交。

  1962年当上生产队长的宋炳轩,在村民中有威信,至今连任两届村“两监会”成员。“只要我认为不妥当的,当面反映。”他说,5年来,村里几个大项目的建设,累计进出的资金达到1200多万元,“没有一分钱的糊涂账,村务公开栏上一清二白”。

  “这样,确保了全民作主,民主管村的领导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四权清晰,各司其职。”何根法十分认同这个议事例会制。

  在陈塔村,还有一个网格式的管理构架,即村——自然村(片)——村民小组——农户,组长由户主实名投票产生,3年一选,每片得票最高的为组长兼任片长,每组得票第二名为村民代表,每个层次都有各自明确的任务与职权。

  “把2306条心拢在一起,靠的是民主管理。”丁群勇用这句话总结了他多年主政一村的经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新农村建设 平原 处理
上一篇 : 图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