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从花生小贩到种粮大户


时代先锋 从花生小贩到种粮大户 ——记中国十大杰出农民 、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叶柏林

  □□ 本报记者张培奇 实习生马洁瑶

  “他是一方经济的带头人;是一方稳定的协调人;是党和群众的连心桥。”河南省正阳县真阳镇镇长周宏伟这样介绍叶柏林。

  叶柏林今年四十一岁,是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作为河南省百林花生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河南省正阳县百林粮油购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他不假思索地说:“是时代造就了我。”

  时势造“英雄”

  1988年,叶柏林高中毕业后,并未抢着外出打工,而是抓住农村改革的大好机遇回乡务农。1989年,和妻子赵爱云结婚时家里一贫如洗,妻子陪嫁的一辆自行车成为他们幸福生活的奠基石,他就是骑着这辆车走村串户收花生,由于为人实在、价格公道,年底一算账,他竟用8个月就成了万元户。

  1994年,24岁的叶柏林凭借自己良好的信誉跟亲戚借了一万元,创办了花生收购门市部,妻子负责门市部过磅付款,叶柏林骑上自行车走村串户负责收花生。由于自己吃苦耐劳,信誉良好,他们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2000年,他率先在“正阳县信息港”网站建立了网页,通过网上销售花生,客户遍及广东、湖南、山东、湖北等5个省区20多个大中城市,并在其中5个城市设立花生直销处,年销花生200万公斤,净赚50万元。

  2001年,叶柏林乘势而上,又建起了一个占地5亩的花生精选厂,并注册了“百林”牌商标,拥有固定员工150人。

  2002年,一名广东客商慕名而来,双方协议投资300万元,在真阳镇建起一座占地20余亩的精榨油厂。广东客商说,他们那边花生油需求量很大,而正阳的花生粒小油份大。然而,由于忽略了市场和成本,导致叶柏林损失了三四十万元,教训沉重。

  经过这次失败,叶柏林觉得,他真正弄得懂的,还是土地。2004年,叶柏林看到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大,种粮和购买农机、农资都有政策性补贴,果断以每亩260元的年价承包了五三农场3700亩地,实行规模化经营,决心在黑土地上干出一番大事业。他购买了大型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和打药机等农机具,聘请8名技术人员和农机手,适时种植了优质小麦“郑麦9023”和“豫麦18”。

  由于采用了精量播种、平衡施肥、化学除草等技术,小麦获得了大丰收,亩产达到458公斤,比周围农户的亩产高100公斤。这一季小麦大丰收,叶柏林赚回了榨油厂亏损的钱,更坚定了他扎根土地的信念。

  2006年,叶柏林承包的土地已扩大到7000亩,公司也由单一种植小麦、花生转为“公司+基地+商标+农户”的经营模式,创建了7000亩无公害花生生产基地、6000亩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聘请农业局专家、技术员为基地“科技顾问”。他把种子选育、地块整理、病虫害防治、粮食贮存等标准印成小册子,免费发放给基地农民,免费对土壤、肥料进行检测,集中对农民进行了推广标准化技术培训和上门技术咨询服务。当年,叶柏林的7000亩“白沙1016”、“远杂9012”花生被认定为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如今,叶柏林扩大经营规模,自有标准化仓库五座,容量6万吨,花生米系列品种多达10多种,在全国拥有5个花生直销处,每年加工销售无公害花生400多万公斤。

  叶柏林说:“好时候全被我赶上了,种地有补贴,少的时候补3万元,多的时候光补贴就有几十万元。是时代、环境造就了我。”

  有困难就找叶柏林

  提起叶柏林,真阳镇镇长周宏伟说:“他说过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我赚钱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

  “我是看着他长大的,他就是脾气好、实在,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自己富了,也不忘村里人,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让俺们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村里人都说:‘有事就找叶柏林!’”。梁庙村村支书张大民在接受采访时说。

  叶柏林为了让村民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免费为贫困村民提供技术培训,提供花生、小麦种子2万公斤,小麦、花生专用肥15万吨,农膜2吨,总价值20多万元;每年免费提供大型机械耕作,代种、代收3600余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花生 小麦 土地 种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