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侨乡福清的现代农业之路


财政投入一马当先民间资金大举跟进 侨乡福清的现代农业之路

  本报记者蔡茂楷

  连栋钢架大棚、以色列的蔬菜种子、美国的优良种猪、全自动数控温室育苗……这是记者日前在福建唯一一个国家级农业综合示范区——福清市采访时,目睹的一个个农业“现代”标记。

  “2010年,全市农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谈及福清的现代农业之路,副市长王建生充满自信。地处福建沿海的县级市福清,124万人口,43万亩耕地,过去因长期以地瓜为主粮,一度被人戏称为“地瓜县”。传统、落后一度成为福清农业无法抹去的烙印。

  福清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民间资金雄厚,运用好财政投入杠杆,把更多民间资金引入农业领域,成为近年来福清市的重要思路。

  高新的科技,雄厚的资金,已成为福清现代农业的两个最重要元素。2010年,财政支持投入“三农”的资金达15亿元,吸引民间资金投入“三农”高达203亿元。几年间,巨额资金投入,推进了农业科技大发展,绘就了福清一幅幅绚丽的现代农业画卷:规模化畜禽养殖率全省第一、生猪养殖量全省第一、鸡蛋存栏全省第一、水产养殖面积全省第一……

  重投入:打造“海西”设施农业第一县

  “甜椒种子按粒买,一粒一块多。”“搭建一亩钢架大棚,投入需要2.7万元。”4月19日,在沙浦镇福清绿叶农业发展公司钢制蔬菜大棚,公司副总经理毛起星毫不保留地向记者介绍他的生意经,“现在搞农业,没有大投入,就不可能有好收益。”通过搭建钢架大棚,引进荷兰、以色列甜椒、尖椒等名优种子,大规模种植50多种反季节蔬菜,短短几年间,绿叶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基地4000亩,年产值达1亿元的龙头企业。

  以2010年纳入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为契机,福清加大了各类农业基础建设财政扶持力度。“如果拿到指标,搭建一亩钢架大棚,总投入约2.7万元,省里补6000元,福州补1800元,福清补1400元,公司实际投入约1.8万元。”福清市农业局余美瑞向记者介绍说。

  “农业是长线,采煤是短线。”“公司搞基建,政府还有补助。”基于这一认识,在山西采煤的礼总与长期搞农业,拥有丰富技术、市场经验的福清绿丰农业公司董事长林必玲投资近1100万元在阳下街道建立了500多亩的“西洽”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

  巨额资金投入,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绿叶公司的红火,是福清市现代农业不断转型升级,实现大跨越的一个缩影。在福清,像绿叶、绿丰公司这样的规模化农业企业还有不少。2010年,中央及地方配套投入福清市设施农业建设资金近2000万元,吸引了一大批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新建设施农业9300亩。全市共有设施农业面积2.5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居全省第一。

  企业投一部分,财政补一部分,通过这种办法,投入“三农”的资金盘子越来越大,2010年,福清市财政支持投入“三农”的资金15亿元,而吸引各类民间资金投入“三农”却达203亿元。“力争3至5年,建造10万亩以上高标准大棚。”副市长王建生说。届时,“好蔬菜,福清产”概念将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福清也将实现“海西设施农业第一县”目标。

  讲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技术孵化大县

  传统生猪养殖占地多,污染大,无税收,“猪肉要吃,生猪不养”,已成为一些沿海县市,特别是工商业发达县市心照不宣的“发展战略”。然而,在2010年财政总收入超71亿元的福清,依托强势的科技支撑,却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生猪养殖大县。

  “猪粪便生产沼气50万立方米,沼气发电70万千瓦时。沼液灌溉果树和蔬菜,沼渣种植蘑菇,蘑菇废弃物和沼渣年产有机肥3000多吨,不对外排放一滴污水和一片废渣。”2010年12月24日,福清星源农牧公司潘礼明向来公司视察的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介绍公司的“循环农业”。韩长赋高兴地说:“发展规模养殖,污染是最大的制约,你们注重环保投入,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把废物变为可利用资源,不仅保护了环境,还提升了企业的效益,很不简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设施农业 大棚 种子 反季节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