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迷人北京最美乡村


  每当夜幕降临时,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就会竞相闪亮,农民们再也不用过黑灯瞎火的生活了。用农民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过上了“走平坦路、喝洁净水、上卫生厕、睡节能炕、住保温房”的新生活。大规模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富裕的生活就像池塘水面上的涟漪,一圈一圈地扩张开来。今天,行走在郊区的

  公路上,有时你甚至分不清哪里是农村,哪里是城市!

  位于东五环之内古运河漕运码头的朝阳区高碑店村,一度曾是“三无村”,也就是说:“叫农村无耕地,叫农民无农业,叫农转非无工作”。在过去的几年中,高碑店人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以高度自主的精神投入到新家园建设中,他们以经营古典家具为主题,打造出了一个绿树掩映、湖光水色、古色古香的文化新村。说起这种变化,高碑店人记忆犹新。

  高碑店村书记支芬说:“我们村的老百姓,现在生活水平在逐步提升。比如说我们老人的退休费,从2002年的215元,提升到现在的910元。我们原来职工的工资,从500元提升到现在的1500元。”

  平谷区大华山镇挂甲峪村原本是个偏僻、闭塞、要什么没什么的穷山村,甚至有60几个光棍汉娶不上媳妇,而现在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

  变化还远不止村庄的面貌,随着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资源要素向农村的倾斜,农村社会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俗话说:养儿防老,怕的就是老无所养。城乡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使农民转向了社会养老。到2010年年底,全市已有92%的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每人每月可享受280元的基础养老金。另外,男的60岁、女的55岁以上的城乡无保障居民,每人每月均可享受200元的福利养老金。老人们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北京作为首都,已经在全国率先基本建立起了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就大大减少了长期困扰农民的后顾之忧。过去,农民得了病,小病拖大、大病死扛,因病致贫是很普遍的现象。如今,合作医疗大大减轻了农民看病的负担,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6%以上,人均筹资标准520元,其中80%以上的资金由政府承担。公共财政的暖风丽日让京郊农民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幸福生活。

  新产业新生态

  北京是一个拥有近2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而且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的中等富裕城市的行列。而相比于日趋富裕的巨大人口而言,北京土地资源又十分有限,人均耕地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10,这就注定了北京要发展农业,就必须走与众不同的道路。那么,路又在何方?实践给出了圆满的答案。这就是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就是要充分发挥北京在资金、市场、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优势,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全面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等多种功能。

  眼下的北京虽然已经进入了冬季,但在京郊大地那一座座、一排排的温室大棚里,仍然是花红菜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农民们建起了设施农业,他们再也无须固守“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古老秩序,农业变成了全年无休的产业。

  昌平农业服务中心徐主任介绍说:“我们昌平的草莓产业在昌平一花三果的农业主导产业中,已经是成了继苹果之后的第二个产值过亿元的农业项目,春节的时候,草莓最贵能卖到280块钱1斤。”

  2012年世界草莓大会将在昌平召开。目前,全市已有设施农业28万亩。今后几年,伴随着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启动实施,还将以每年4万亩的速度增加。这就为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同时自然也打开了农民增收的大门。

  将来的农业应该是高科技的农业,应该是数字化的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现代化的植物工厂,改变过去农民靠天、靠日头去种植蔬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历史性地把“自主创新”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提了出来。如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科技型扩大再生产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北京的战略选择。

  北京有着其它地方无可比拟的科技资源。近年来,全市在良种培育、示范推广、教育培训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其中,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9%,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种业的蓬勃发展,就是科技进步最直接的体现,也直接彰显了都市型现代农业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特征。目前,全市有80多家研发机构,在全国前10强企业中,北京就有4家,全球10强种业巨头有8家在北京设有研发或分支机构。北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种业企业聚集中心和种业交流交易中心。截至目前,北京已成功地举办了18届种业大会,而且2014年世界种业大会也将在北京召开。北京正在加速打造世界的“种业之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莓 新农村建设 耕地 设施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