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云
广西大批农民工成群结队骑着摩托车冒雨返乡、重庆百余农民工冒雪徒步108公里回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国人对春节的情感认同无可厚非,而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的农民工来说,“一票难求”的现实却总让“春运”带着浓浓的焦虑和忧愁。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能力不断提升,已经不会出现由于车厢里农民工过多,而导致火车减震弹簧被压死走不了的情形。但与社会需求相比,缺口仍然很大。
“春运”如此紧张,不单单体现在运力不足和“一票难求”上,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全国性的劳动力大流动。而总数已达2.3亿的农民工群体无疑是这支流动大军的绝对主力。
作为“春运”客流的主要构成,农民工的季节性流动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究其根源,无疑是工作地点与“家”的长时间、远距离分离。多年来,加工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过于集中,带来了人员的过于集中,便有了每年春节前后的农民工“南北大迁徙”现象。这种跨区域、短时间且规模浩大的人员流动,让每年的“春运”捉襟见肘。遇有极端天气,形势更加严峻。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10万旅客滞留广州火车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每年一度的农民工春运大迁徙现象,从侧面凸显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发展缓慢的问题。农民工不同于其他群体,他们离开农村到东南沿海地区打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生存。如果本地经济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具有稳固的产业支撑,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相信更愿意选择就近务工,而不是背井离乡。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是缓解农民工跨区域、长时间、大规模流动的关键。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不仅仅是东中西部经济的均衡发展问题,一个相当大的指标还应该包括城镇化的程度。由于大中城市承载能力有限,使得农民工“市民化”的道路“路漫漫其修远兮”,而单靠大中城市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想法也并不现实,城镇化的发展便成了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不仅能够缓解“春运”难题,还有利于减轻城市压力,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城镇化应该是以真正的产业升级为基础的,而绝不是简单的盖盖房子。在符合条件的小城镇,因地制宜地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是吸纳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的必要条件。城镇化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除了产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包括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等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工安心进入城镇,有稳定的工作,有发展的机会,融入城镇生活,进而变成真正的城镇居民。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6.6%,在统计的6.22亿城镇人口中,农民工占了1.67亿。但是从每年浩浩荡荡的“春运”客流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一只脚迈入了城镇,另一只脚还留在农村”的人们,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不免在城乡间持续他们“钟摆式”的生存。
但是,从很多方面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值得欣慰的改变。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大量农民工开始“用脚”投票选择自己的工作地点就是很具代表性的事件。在农民工权利意识逐渐觉醒的表象背后,其更深层的意义还在于,产业的大范围转移。持续多年的东部沿海城市劳动力密集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地区间的就业差距逐步缩小,让以流动为最大特点的农民工们有了选择的机会,能够回到离家更近的地方就业,而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小城镇的崛起而回流的。今年的“春运”,那些留在家乡打工的农民工们,可以不再为“一票难求”而焦虑了。而随着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城镇化的逐步推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农民工不再为“春运”而发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2-01/16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