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妥善应对 精准施策 千方百计保供增收


  ——提升农村公共卫生防疫条件。推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设备提挡升级,加强对乡村医生队伍的人才培养和人才输入,支持乡村医生申请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引导并鼓励本专科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和城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或通过城乡医院对口帮扶,轮流下派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边远山区卫生院工作,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公共卫生防疫知识和防疫能力。同时,坚定不移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抓紧完成乡村生活垃圾、污水集中治理和农村“厕所革命”三项“硬任务”,全面整治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为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建设。乡村治理事关农村的稳定与发展,要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村庄治理过程中的带头作用,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利用多种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调动农户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进而提高治理绩效。充分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更加有效、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乡村治理新机制。可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云党建”平台,将党建工作、经济工作、村政建设等全部纳入信息平台,并赋予村民线上参与和监督权利,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3.从管理来看

  危机不是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就能自行解决的,而是需要政府部门协调各方力量才能消除。因此要强化危机管理意识,构建危机管理机制,提升危机管理能力。

  ——强化危机管理意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各种风险挑战交织在一起。制定农业政策,需要事先考虑可预期、不可预期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经济社会发展风险、社会风险问题,防范于未然的危机管理意识不可或缺。农业重大突发事件和危机的爆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管理不仅体现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常态管理上,还要体现在对农业危机和重大突发事件的非常态管理上。既要考虑中长期重大政策,也要思考短期应对之策,确保危机显现时,能有足够迅速的反应机制。

  ——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危机管理重在预防,作为控制潜在危机花费最少、最简便的办法,避免危机显然是最好的危机管理。加强预防的关键在于做好对危机的监测。如一些重大自然灾害,甚至重大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等,都可以进行有效的监测。如果发现有发生危机的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一些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可以有效化解;不能制止的,要尽量把损失降到最小。因此,预防是应对危机最有效的办法。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有些危机的发生难以避免,具有突发性,要想有效地应对危机,就必须建立完备的危机管理机制。一个完备的危机管理机制大体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统一的协调指挥机构,及时有效的反应机制,畅通的信息输送网络,充足的物资储备体系,成熟的科技研发支撑,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这六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在建设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在危机管理机制运作时又缺一不可。只有有了完备的危机管理机制,应对危机才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建立危机发布机制。在危机发生时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是政府和媒体的社会责任,也是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发布准确及时的信息,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可以有效防止社会恐慌,是战胜危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危机管理很重要的方面。危机发布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反馈。从层次上讲,应建立中央、省、地、县、乡镇五级信息网络体系,以保证信息的全面、畅通。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建立强制性的信息报告制度,确保有效地发布信息。

  ——建立危机管理基金。危机管理事关重大,应对危机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一方面,在处理危机时要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农业的特点对受损行业给予必要的补助。如染疫动物捕杀后,要给予农牧民合理的经济补偿;农业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给农民生命、农业生产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和损失时也要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助。为了保证应对危机时有充足的经费开支,应建立危机管理基金。危机管理基金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纳入财政预算,滚动使用,同时也通过民间捐赠来筹集。基金的管理应公开透明,定期接受审计监督,同时可以把基金中的部分资金用于无风险的投资,以扩大基金的规模。另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也要同农业危机相结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强化 外出务工 处理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