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花式假种”侵蚀种业安全


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多个粮食主产区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各地制定严格政策,使种子市场秩序有了好转。但种子做假也出现了升级版,频现变种,花样翻新。尤其“假种子不劣,劣种子不假”的尴尬现状,令不少农户陷入选种困境。
  记者追踪调查发现,在种子制假售假行为“隐蔽”、进销货台账记录“马虎”、违法成本较低等因素作用下,一些地方陷入“年年严打-年年造假-年年严打”的怪圈,不仅给农民带来损失,而且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挫伤育种创新积极性,影响种业良性发展,亟待补齐监管短板。
  花式假种扰乱农业生产秩序
  “幸亏假种子被查出来了,否则种下去,到时没收成可咋办?”54岁的冯清凤前段时间更换了水稻种子抢种下去,如今看着长出来的秧苗长舒一口气。冯清凤是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水口镇的一位农民,今年春节后,她家通过朋友介绍,从滁州一农资公司买了45斤没有正规包装袋的散装稻种。
  “每斤比市场价低20元,我图便宜就买了。”她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像冯清凤一样买到这种种子的还有100多户,他们是一起销售伪劣种子案的消费者。今年3月,滁州市公安联合当地农委破获了这起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查获伪劣种子1500公斤。
  “这种散装种子属于无品牌、无正规包装、无标签的‘三无’种子。”办案民警说,按我国种子法第49条的规定,种子种类、品种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或者没有标签的,属于假种子。
  但假种子有时候并不劣。长期从事农资打假维权的民间人士李鑫告诉本刊记者,散装“三无”种子盛行另有蹊跷。
  有的种粮大户和种子产销企业避开正规种企,直接到种子生产基地购货,自用或者散装出售。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安徽一家大型种业公司打假维权负责人王如强(化名)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举例说,某种子市场价为80元/公斤,生产基地给正规种企繁育不到40元/公斤,卖给周边大户或生产企业只要超过40元/公斤,就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种粮大户图便宜,也愿意去买这类无正规包装的种子,但是这造成正规种企合理利润流失。”
  采访中,本刊记者发现,“散装”中有升级的“挂羊头卖狗肉”版。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收购或生产畅销种子A,将它们装进自己公司通过审定的但销量不好的种子B的包装袋内,形成披着合法外衣的假种子。“去年有人摆在市场上售卖的是他自己的品种,农户买了后袋里装着的却是我们公司的种子。”安徽一家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水稻事业部部长孟凡东说,这种做法损害了优质种子公司的利益。
  更有甚者,王如强介绍说,一些地方还盛行一种由“万能袋”包装的种子。之所以叫“万能袋”,是因为“只要买个喷码机,需要什么样的种子,喷上即可”。
  按照我国种子法的规定,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其他品种种子的,属于假种子。
  记者走访了解到,种子侵权假劣乱象丛生,有真假种子混合销售的,还有屡禁不止的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种子的,等等。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泽福认为,侵权假劣种子乱象带来的危害是多元化的,值得高度警惕。
  假劣种拉低良种价值
  种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粮食安全的根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一些地方暴露出的种子侵权造假乱象已带来多重危害。
  首当其冲的是农民遭受损失。今年3月,农业部发布通报说,2016年8月22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接辖区经营户举报,称从安徽凝聚力种子有限公司购进的“中旱209”、“旱稻1号”、“旱稻502”三个水稻种子给农民造成损失。经鉴定,上述三个品种种子纯度不合格,属劣质种子。经核实,其销售的三个批次水稻种子12120公斤,造成2000余亩水稻减产20万公斤、经济损失49万余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水稻 生产基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