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导报》综合报道 这几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选育培植的耐盐碱水稻在山东青岛等6个试验基地开始春播育秧,预计今年种植规模将超1万亩。袁隆平说:“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有苗头的品种表现不错,今年种植规模比较大一些。我们的计划是在8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种水稻。”
据了解,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通俗称谓。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等10多家单位组成的国家耐盐碱水稻区域试验联合体在2017年进行了首次区域试验。到目前为止共有28个品种通过了全国海水稻区域试验。
我国有多个农业科学家团队在不同的地区进行海水稻的研究。1986年,农业科学家陈日胜在广东省湛江市的海边芦苇丛里发现了一株野生耐盐碱水稻,后来被叫做“海稻86”。如今,在湛江市遂溪县虎头坡的海稻种植基地,133种与“海稻86”杂交后的品种正在生长。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说,1万个组合可能20%具备耐盐碱性基因,筛选掉不抗稻瘟病的,可能剩1000个。再筛选出倒伏的、不结实的,还剩500个。再选,比如淘汰产量特别低的,还剩200多个。再淘汰口感特别差的,就剩100多个。“1万个组合中只有100个基本满足条件,再进一步优选。基本上,八代可以选育出一个稳定的组合。”张国栋说。
海水稻要大面积推广必须要过品种审定这一关。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品种创新处处长马志强介绍,目前,耐盐碱品种归在“特殊类型”。早在2014年,“海稻86”已经获得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2017年9月,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YC0045耐盐碱稻亩产达到620.95千克。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杨福已经在吉林白城搞了十几年耐盐碱水稻的研究。他说,吉林每年种植1000万~1200万亩水稻,三分之一可以利用不同程度的盐碱地种植海水稻,含盐量3‰左右的盐碱地产量基本能稳定在亩产400多千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9-05-14/33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