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龙头肥企联合发声八大建议直达决策机关



11月24日上午,《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报告》蓝皮书在京正式发布。蓝皮书是在历经8个月大规模走访调研基础上撰写而成,是化肥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接地气的一次调研。值得重点关注的是:金正大、开磷等上百家化肥龙头骨干企业通过蓝皮书联合发声,提出了加快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8项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将以内参形式上递中央,对未来化肥政策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于今年3月26日在京启动。调研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化工报社、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高效复合肥料国家业科技创新联盟、中国化工产业发展研究院、金正大集团8家单位联合发起组织,对化肥行业展开史上最大规模、全方位的实地调研,引发全行业瞩目。

这次调研为化肥行业首次,无论是在工业领域,还是在农业领域,均属于开产业先河,亮点突出。一是覆盖广。调研所涉企业化肥经营总量占全国总产能的56.7%,调研数据完全能反映行业基本面。二是规模大。先后实地走访了江苏、安徽、湖北、山东、云南、贵州、青海、河北、河南、黑龙江、广东、宁夏、山西、北京等14个省份的30余家化肥骨干企业,并面向全国近100家化肥生产企业、150家肥料流通经销商和种植大户发放调查问卷,全面摸清了行业家底和存在问题。三是规格高。调研集聚了政产学研多方力量,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对化肥行业进行全方位透视,为行业管理和企业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蓝皮书在总结化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基础上,推出了金正大集团、开磷集团、盐湖股份、灵谷化工、硅谷肥业五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标杆。这5家企业分别在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和新型肥料领域为全行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改革方案。

蓝皮书提出了当前化肥行业在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企业反映,过去化肥是个宝、现在化肥是棵草,片面地把化肥与污染划等号,这种局面不改变,不仅影响产业发展,也对农业造成威胁。大量研究表明,化肥的使用与中国粮食产量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联合国粮农组织也认为,化肥对提高中国粮食产能的贡献率为45%~50%。如果没有化肥,没有强大的化肥工业,必将会引发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带来不可估量的民生问题,甚至社会动荡。现在国内主粮供应基本充足,但化肥对粮食高产稳产的意义仍然重大,有机肥是难以做到完全替代化肥的。

企业呼吁,化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物资的地位不能动摇,实现现代化农业,更是离不开新型化肥产业。没有现代化的化肥工业基础,便难以支撑现代农业的高楼大厦。化肥产业未来发展更加需要来自社会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重视。

为此,蓝皮书郑重提出了8项政策建议。蓝皮书认为,化肥不仅仅关系粮食安全,更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在中国乃至全球粮食紧平衡将长期存在,要实现“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目标,化肥作为国家战略物资的地位不可动摇。蓝皮书特别强调,当前社会对化肥行业有误解,一些舆论片面地将化肥与污染和劣质农产品联系起来,已妨碍了产业良性发展,完善支持化肥产业发展的政策已是当务之急。本次调研和蓝皮书提出的8项建议受到与会领导的充分认可。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国务院参事刘志仁、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耕肥处处长仲鹭勍、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石化处处长邵稷、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崔学军、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金正大集团、开磷集团、中原大化、天脊集团、鲁西化工、芭田股份等骨干化肥企业,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科技日报、农民日报等在内的38家主流媒体出席了蓝皮书发布仪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粮食 氮肥 农业技术推广
下一篇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