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不失时机加快走出去


□本报记者焦培培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论述中要求,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在业界看来,加快走出去已成为农业企业实现新一轮跨越的重要机遇。在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农业界委员对于加快农业企业走出去同样寄予厚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具备现实需求和条件,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也将加强;同时,走出去也面临挑战,将考验企业智慧。

走出去是现实需求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伴随市场越来越开放,农业的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如何利用好国际市场,是农业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原局长聂振邦看来,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可以把国外资源掌握在自己手中,相当于为国家粮食安全多上了一道保险。同时,中国农业受到市场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亟需在国际市场找到新的突破口。农业企业走出去,也有利于解决当地粮食安全问题,稳定国际粮食市场。

近年来,中国农业企业中不乏走出去的成功范例。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发展集团董事长刘身利介绍,目前该集团在海外办了12个农场,不仅掌控了粮源,还将产品投放到国际市场。他掌握的一份数据显示,目前非洲的8亿公顷土地中70%没有开发,南美洲有4亿公顷土地尚未开发,东南亚国家也有4000多万公顷土地有待开发。国际市场仍有大量待开发农业用地,为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条件。

刘身利的感受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有底气的。一方面海外欢迎,因为企业融入当地经济,可以帮助解决粮食供应问题,还可以为就业创造机会。另一方面,海外在土地成本、农业投入品成本、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均有优势。“我们在坦桑尼亚用一个10万亩的农场种剑麻,不仅不需要肥料,而且产出相当于国内50万亩土地的产量。”刘身利如是说。

走出去需政策扶持

报道显示,2013年中央办公厅到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就农业走出去进行专题调研,提出了政策支持的意见建议,并提交了调研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批示,推动农业走出去,既有利于维护中国粮食安全,又能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全局。要组织力量,认真研究……

刘身利回忆,近年来,国家对走出去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农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也鼓舞了企业的士气。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完善支持农业对外合作的投资、财税、金融、保险、贸易、通关、检验检疫等政策,落实到境外从事农业生产所需农用设备和农业投入品出境的扶持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表示,“一号文件”的相关表述对相关部门提出了要求,各个部门会拟出相关政策细则。原则上,给予国内企业的相关政策,都可以给走出去的主体。比如,到境外去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在国内购买农机可以享受农机补贴政策,如果把农机带出国门,按照现在的政策就涉及农机出口征税的问题。在鼓励农业主体走出去的背景下,针对类似问题,相关部门将在今年内研究制定更具体的政策细则。

记者在“两会”期间获悉,由农业部牵头的农业走出去领导小组已成立。委员们期待,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进农业走出去在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

走出去将面临考验

中国农业走出去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实践证明,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需要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力、经营管理经验,具备雄厚的人才优势。委员们认为,除了呼吁国家相关部门给予扶持政策,企业还需要在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如何维护中国农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如何与国际知名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博弈等方面积蓄力量,做更多功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粮食 农业发展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