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水溶肥:从“贵族”走向“平民” 需要“幕后推手”



  “可以说,水肥一体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技术,更是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的‘一号技术’。”高祥照如此表示。
  加速释放的政策利好
  与水溶肥加速走向大田相应的是,管理层对水肥一体化的认识也在持续深化,政策利好不断释放。
  根据农业部规划,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将达到8000万亩,其中新增5000万亩。西北地区将重点推广棉花、玉米、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1000万亩;东北四省区重点推广玉米、马铃薯、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1800万亩;华北地区重点推广小麦、蔬菜、果树、花生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1000万亩;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重点推广果树、蔬菜、糖料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1200万亩。
  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农业部等政府部门将大力发展膜下滴灌、微灌、喷灌、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旱作节水机械化等高效节水技术,围绕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大力推广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各类作物上发展以现代微喷灌、水肥一体化为核心的高效节水技术。
  此外,政府主导推进的标准农田建设和高产创建也在为实施水肥一体化创造条件。据高祥照介绍,在新疆和东三省,政府在去年100亿元扶持资金基础上,今年又追加60个亿,加大对农业设施的建设力度。在华北,这项工作正在提速。以山东、河北和天津等省市为例,当地党委和政府齐抓共管水肥一体化工作,尤其是在山东,还专门组建了由副省长挂帅的相关机构。
  尚待突破的推广瓶颈
  尽管水肥一体化和与之配套的水溶肥即将迎来产业的黎明,但必须承认,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水肥一体化推广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据资料,在以色列,90%以上的农业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创造了沙漠农业的传奇;在美国,25%的玉米、60%的马铃薯、32.8%的果树使用水溶肥产品、并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而在中国,如果依照严格的水肥一体化标准,这个比例仅有1%。
  原因首先出在观念的制约上。“我们和以色列在发展农业上的最大差距不是技术,而是理念。在大家印象里,以色列搞水肥一体化是因为缺水,其实北京和以色列在水资源拥有量上基本相同,而北京人口是以色列3倍,这就是说北京人均水资源只有以色列的三分之一,可为什么我们没有普及水肥一体化?就是思维方式的束缚。”高祥照解释。
  除了发展理念上的不足,技术上的短板也有待弥补。在这方面,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尤应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然,作为新一轮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发力者,金正大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2013年以来,他们在国际化合作上动作频频,从美国、挪威延请顶尖的水肥专家,并且与滴灌技术的发明者、世界最大的现代农业系统企业――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展开合作。“未来我们双方将在试验示范、实验室建设、产品推广等方面携手,共同引领中国水肥一化发展。”金正大副总经理罗文胜透露。
  在行业管理层面,水肥一体化推广也还需要突破不少瓶颈。作为多年从事水肥一体化研究和推广的实战型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承林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鉴于水肥一体化涉及到农业和水利两个部门,这种行政分割不利于技术推广,建议在职能上进行必要的合并;二是鉴于液态肥料是推广水肥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而现行复合肥国家标准却将液态肥排斥在标准之外,对水溶肥的普及造成阻碍,建议修改现行国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蔬菜 经济作物 果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