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水肥一体化 大田应用渐成气候



  以色列海法化学中国和印度市场经理Gad Shahar以“灌溉施肥与叶面喷施相结合的新方向”为题进行了报告。他指出,在灌溉施肥中,肥料容易被植物吸收,且容易满足作物对肥料的动态需求,这样的话,整个作物生长期都能得到充足的肥料,不像传统施肥会出现前期肥料过剩后期缺乏的情况。与会者积极、踊跃提问的现场气氛,使得会议国际性、技术性交流平台的意味很足。
  灌溉网总经理刘洋认为,国家层面推动为水肥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当前情况下,水溶肥企业重点会关注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水溶肥企业不仅需要针对大田作物设计配套产品和营销策略,还需与灌溉企业紧密合作,将节水灌溉工程与肥料后期服务结合,是推动水肥一体化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
  刘洋表示,国家对水溶性肥料行业发展的总基调已经定好,当前中国已具备了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今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部署的“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达到8000万亩”就是对行业最好的指引。当前情况下,行业需要的是高质量、高效率的水溶性肥料产品和技术。因此,水溶性肥料的发展与推广以及相关灌溉经验与科技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水溶肥行业重点交流的内容。
  众所周知,国内水溶肥行业的高速发展已经引起国际肥料巨头的高度关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传统的耕作模式逐渐被淘汰,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水肥一体化,逐步成为中国农业发展中的重点。作为水肥一体化中最重要的一环,水溶性肥料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已被国内先进企业提升到发展的战略高度。相对于中国的市场,欧美等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开发和后期服务经验,这就使得国内和国际企业的交流合作变得非常有必要。
  制约因子亟待破解
  水肥一体化已经从当年的“高端农业”、“形象工程”开始向普及应用发展,当前中国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是技术设备不配套,忽视了灌溉和施肥制度优化;二是技术服务不到位,只顾节水,不顾施肥,缺少必要的指导经费和展示示范平台;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四是支持政策不全面,当前仍仅限北方,仅限硬件,仅限设施。
  针对水肥一体化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业内有不少人这样认为:从长远来看,在全国大田作物上实施水肥一体化是可能的,但无论外在因素还是内在因素,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首先就是土地流转问题,其次是水溶肥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当然也有水溶肥市场鱼目混珠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土地流转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表面看景象一片繁荣,可现状是农民出于多方面原因不会签多年转租协议。这种情况给农场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租地年限过短,各种机械化设备、灌溉设备等因为产出比而无法投入,直接制约水肥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假设土地流转到位,用水溶肥的话就要考虑铺设滴管带,那么作物收割时大型机械怎么进去收割?收割完毕怎么耕地?滴管带是不是收回?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其次,水溶性肥料由于科技含量高、原材料要求苛刻,价格自然要比传统肥料高。当前市面上主要流通的水溶肥,原料多为养分含量、水溶性、吸收效率、重金属含量、产品稳定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农业级的工业级或食品级原料,这也是水溶肥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更是大田作物应用的最大障碍。
  种植大户张海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商品小麦价格在2.2元/千克左右,亩产量约450千克,亩产值在1000元左右。化肥、农药、种子、灌溉、收割等费用每亩400元左右,土地集中规模化庄稼打理费用按每亩节省100元计算,费用还在300元,加上土地承包费用500元左右,一亩小麦田的利润在100~300元。若再用高价位的水溶肥,利润何在?
  随着中国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农资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这个领域,就引起了这个行业产品、技术层出不穷,甚至鱼目混珠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企业为了在水溶肥市场分得一杯羹,就对原来的肥料略做更改,包装打上“全水溶性”字样,凭借原有网络、知名度来冲击市场,而不管农户的滴灌带或滴灌头是否堵塞。不管什么样的产品,都往水溶性肥料这个类别里靠,不排除经常会有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在市场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果树 耕地 大田作物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