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技术,更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一号技术”。在不久前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水溶性肥料会议上记者发现,与前三届水溶肥会议相比,此次的最大变化是没有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及政策制定者到场,参会者以研究单位专家,企业的生产、营销、推广人员为主,会议内容也从以往关注政策转变为关注国内外水溶肥行业新技术、新理念、新产品的交流,这意味着国内水溶肥发展已进入“实战”阶段。
政策利好迎来发展契机
国际硫研究所、国际锌协会樊明宪博士表示,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6%的农产品,“缺水”比“缺地”更严峻。从世界范围内的灌溉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来看,美国的滴灌和微喷灌占整个灌溉的比例为5%,以色列为80%,而中国仅为0.13%;美国的灌溉施肥在微喷灌中的比例为65%,以色列为90%,而中国仅为40.8%。因此,水肥一体化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表示,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意义重大。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突破水资源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是“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面临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中国的水溶肥不再像原来那样仅是辅助性的叶面施用,而是全方位进入大田。
国家层面又有哪些好的政策为中国水溶肥行业带来契机呢,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国家在水肥一体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一是国务院印发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集成应用;二是农业部出台了《关于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将水肥一体化列为主推技术,要求强化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三是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方案》,推动新设墒情监测财政专项,墒情监测作为土肥水的重要职能和常规工作被正式确立。
尤其是今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对中国水肥一体化的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意见》指出,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着力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本土化、轻型化和产业化。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达到8000万亩,新增推广面积5000万亩。玉米1500万亩,小麦500万亩,马铃薯500万亩,棉花500万亩,蔬菜800万亩,果树1000万亩,其他农作物200万亩。实现节水50%,节肥30%,粮食作物增产20%,经济作物节本增收600元。
具体来看,要在西北地区重点推广棉花、玉米、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1000万亩;东北四省区重点推广玉米、马铃薯、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1800万亩;华北地区重点推广小麦、蔬菜、果树、花生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1000万亩;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重点推广果树、蔬菜、糖料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面积1200万亩。
“2000年全世界水肥一体化的应用面积在5600万亩左右,目前估计已经超过1亿亩。以色列90%以上耕地应用水肥一体化,美国是世界上微灌面积最大的国家,灌溉农业中60%的马铃薯、25%的玉米、33%的果树均采用水肥一体化,用于水肥一体化的专用肥料占肥料总量的38%以上。中国发展水肥一体化的潜力是非常大的,预计有4亿多亩耕地适合发展水肥一体化。”高祥照说。
实战技术颇受关注
本届中国国际水溶性肥料会议及展览除吸引了四川安杰、石家庄德赛化工、宁夏荣和、北京三浦百草、韩国Bock Hwan Kong、以色列Haifa、智利SQM、美国世多乐等中外水溶性肥料企业展示自己的招牌产品外,也以主题报告的形式将各自水溶肥新技术、新理念进行了交流。SQM市场开发经理Sonny Moerenhout按作物不同生长阶段设计的水溶性肥料配方在灌溉施肥中应用的优势向与会人士进行了讲解。Sonny Moerenhout表示,在碱性土壤中,很多微量元素不能被吸收,我们可以把肥料溶于酸性溶液中,使肥料被植物有效利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3-07-30/33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