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蔡德龙把硅肥推入市场


□本报记者 马彦平

在科技史上,重大发明总是与杰出科学家的名字连在一起。像原子弹与钱学森,杂交水稻与袁隆平,杂交玉米与李登海。中国硅肥也注定要与蔡德龙的名字连在一起。“如果说杂交水稻的推广掀起中国的第一次‘绿色革命’,那么,蔡德龙所做的硅肥推广应用工作,必将掀起中国水稻甚至所有农作物的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是国家科技部一位领导实地考察了河南信阳地区施用硅肥的水稻后说的。

蔡德龙的硅肥事业

当72岁高龄的蔡德龙教授出现在“第二届新型肥料发展蓝海论坛”讲台上,为他从事近一辈子的硅肥事业侃侃而谈时,台下的农资人都被他的敬业精神与激情所感化,也让现场听众深刻认识到“硅”在农作物生产上的重要作用。

蔡德龙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以后专事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留学日本,成为第一个在海外获得植物营养学博士的中国人。“与硅肥结缘纯属偶然。”这是蔡德龙对自己硅肥事业的定位。

在一次会议上,他的导师、国际植物营养学会主席、东京大学教授茅野充男指着一位老人介绍:这是“世界硅肥之父”小林均教授,他在日本享有盛誉,是日本农林省聘用的终身科技顾问。

首次听说硅肥这个名词的蔡德龙一脸迷惑,但他从导师敬重的言辞和神态上知道,这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东西。蔡德龙得知,硅肥、塑料大棚是战后日本农业起飞的两大法宝。没有硅肥,就没有日本的现代农业。一心希望祖国繁荣富强的蔡德龙,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激动不已。他又投身小林均教授门下,希望把硅肥技术引进中国。

华北土壤缺硅

在东京大学留学的日子里,蔡德龙为硅肥给日本农业带来的高效益所叹服,也为一个严酷的现实折磨得整夜睡不着觉。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效益不高。蔡德龙想,硅肥或许可作为提高中国农业效益的一条途径。

但是,这个想法刚一冒头,马上就被一个学术观点打翻了———“中国华北土壤不缺硅”。不光中国的一些专家这样说,就连自己的导师也这么认为。一个念头又在蔡德龙脑海中升起, “中国华北土壤不缺硅”的定论是怎么来的呢?无非是基于一个看似合理的推理:北方降雨量小,钙、镁、钠等阳离子容易被蒸发到地表上来,导致土壤酸碱度增高,有效硅含量增加。但从来没有一个人对华北土壤有效硅含量做过实地调查。

此时的蔡德龙已经拿定主意:赶快回

到自己的祖国搞土壤普查。1991年,蔡德龙回到了阔别数载的祖国,在16名精兵强将的鼎力相助下,冒酷暑、顶严寒,跑遍了整个黄淮海地区,提取了400个样品,测出近千个有效数据。结果出来了:华北土壤酸碱度的确较高,但有效硅含量仍然比较低,甚至比南方一些地区还低。这个结果令蔡德龙本人也感到怀疑。

于是,他对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河流

在河南段的水样继续取样分析,结果发现三大河流在河南段有效硅的含量在百万分之十以下,比世界上已经广泛使用硅肥的日本、菲律宾、韩国等河流中有效硅的含量还要低。

与此同时,他对黄河上游土壤取样分析,发现有效硅含量竟高达百万分之三百多。他又对黄河上中下游土壤逐段取样分析,发现越往下游有效硅含量越低。他这才意识到,黄河奔腾咆哮几千公里,长距离搬运,使有效硅越来越多地溶解到水里,致使中上游土壤有效硅含量越来越低。

在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封丘县,他选择两位农民技术员的责任田做施用硅肥试验,一户种花生,一户种水稻。结果花生比对比田平均增产20%,最高增产25%;水稻平均增产29%,最高增产41.7%。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耕地 对照 甘蓝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