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销量尚能持平效益却在猛降


编者按:无论是规模大的农资流通企业还是县、乡镇、村级农资经销商,今年的第一季度都有这样的感受,肥料销量或者与去年持平,或者少量减少,肥料效益却同比大幅下降,有些甚至血本无归。“整个气氛是亏本、整体情绪是悲观、总体效益是下滑、总的销量是减少。”更是经销商对今年第一季度业绩的经典总结。

记者发现,“喜忧参半”仍是今年一季度经销商业绩的总体表现,随着农资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基础肥料产能过剩已无法回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也将成为常态,农资行情的低迷走势也将持续。在整体气氛不佳的形势下,嗅觉敏锐的经销商会迎合农资发展需求,在传统农资产品的基础上介入新型农资产品,部分经销商将向合作社转型,强化农技指导和服务,这样方可走得更远。

N、P、K惨淡 效益平平

今年第一季度尿素完全脱离了去年同期的轨道,春节后短暂的小幅上涨后便是一路下跌,3月初还维持在2100元(吨价,下同)左右的尿素出厂价,到4月初竟然跌破1950元。

“今年春耕又是白忙活了一场,3月中以后手里还有货的全赔了。”回顾一季度国内尿素市场,一位来自辽宁的农资批发商做出了这样的“工作总结”。这位经销商道出了国内大多数同行的心声。在2012年春季尿素一路上扬行情的鼓励下,经销商在今年初也对市场寄予厚望,但今年春季异常天气情况导致尿素行情一路下滑,经销商被深深地“伤”了一道。

让经销商受伤的不仅仅是尿素价格一路下行,磷铵也是一个因素。“今春市场无旺季,时走时停价格低!”这是国内大多数经销商对今春磷铵市场最直接的感受。回顾起来,今年前3个月国内磷铵市场对厂家和经销商而言可谓期待不断,但是失望也不断。概言之,磷铵一路走来不温不火、跌跌撞撞。经销商表示,2012年下半年国内外二铵行情持续不景气及四季度以来国内厂家和经销商对二铵出口预期悲观两大因素为今年磷铵市场低迷埋下了伏笔。

产能严重过剩、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尿素和二铵让经销商苦不堪言也就罢了,经销商连钾肥的钱也没赚到。2012年的钾肥市场,低迷是挥散不去的主旋律,2013年一季度并没有什么好转。国内市场整体需求仍然没有明显回暖,加上供应量持续增加,钾肥低迷状况在今年一季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经营钾肥的经销商也是没有盈利可言。

一直相对稳定的复合肥市场,在这个刚刚结束的春耕市场也是乏善可陈。原材料价格短暂的触底反弹并未给复合肥行情带来太多利好,冬储需求缓慢释放无法带动复合肥市场迅速回暖。去年下半年以来,氮肥、磷肥、钾肥三大原材料价格集体跳水,让传统复合肥产品陷入了困局,原料下滑、需求疲软、供求失衡等迫使复合肥低迷行情难有改观。

经销商的业绩好坏直接取决于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尿素、磷铵、钾肥、复合肥市场一季度的惨淡业绩,相应地也传递到经销商身上。绝大多数经销商觉得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实在是很困难,有些经销商甚至出现了高额亏损。

盈利的少 赔钱的多

流通企业在农资供应各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蓄水池”作用。用肥淡季他们低价进货,用肥旺季高价出售,中间存在的价差为流通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保障。但随着化肥行业的快速发展,农资产品供过于求逐步显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一举将低价存货、高价抛货的规律打

破,实力薄弱、规模小的经销商干脆随进随销,而大型农资公司处境复杂,有时候不得不囤货,有时候不得不赔本做生意,他们在新的市场情况下,更觉得无所适从。

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山东倍丰农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刚说一季度“非常惨淡”。他们公司的化肥销量约与去年持平,但是纯利润可能要降低60%左右。由于他们一直采取勤进快出销售策略,才在一季度获得了小额度的利润。对3月份之前大量进货的经销商来说,亏损就更严重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尿素 钾肥 化肥 总体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