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推广从泥泞中走来


刘连志

□采访人江华

刘连志是白城市泽丰生产资料公司经理,同时也是农技推广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从事农技推广行业20多年来,尝到了许多辛酸,经历了一些不公平的对待,但他从没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为农民增产服务,为农民增收护航”。

在白城市西北十一公里处,有一个当地人称为西北屯的小村落,农资人都叫它顽固屯。这里人均土地面积九亩三分,以沙性土壤为主,主要种植花生,播种及施肥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模式,主要使用二铵、尿素。落后的生产模式,花生平均每公顷产量在4000斤左右。生产力低,村民的收入微薄。

农资人到此推广产品,都遭到本地人的拒绝:搞农资就是为了推销产品,赚我们的钱。

2008年的一天,他第一次来到西北屯,搞测土配方施肥推广。走访了几户农民,详细讲解了测土配方的好处,但遭到农民的拒绝。农民讲:“你别忽悠我们了。”他心中很不是滋味,自己带来科学技术为他们服务,反而被当成了江湖骗子。几天后,他又来到西北屯,带来了《农资导报》和测土配方资料,找到了本屯在农民中有威望和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苏景峰交谈。与他一起讨论科学施肥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传统施肥和平衡施肥在养分配比和施用效果上的差距。通过多次逐户讲解,终于有一部分人有了认识,但大部分人还是不接受。

2008年2月,刘连志请来澳佳肥业专家对农户面对面授课。有一大部分农民找各种理由拒不参加,通过协商,可以参加但由刘连志承担误工费。课后,有7位农民当场同意免费测土。澳佳肥业依据测土值,调整了配方。春耕期间,刘连志来到农民家里,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时间,对种肥距离、施肥深度、施肥量进行现场指导。播种的第一环节做到了全苗。苗出土后,帮助解决怎样合理使用除草剂、中期怎样补充中微量元素等具体问题,并定期到田间检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预防措施。

2008年秋天,他第一时间来到小屯,紧紧盯着秤台。“7253斤。”听到这个数字,刘连志差点幸福地晕过去。目标实现了,当年花生公顷产量在7000斤左右,增收80%以上。

刘连志再到西北屯时,被

当地村民的热情淹没了。增收的农民争先恐后地把他往家里

拽,杀鸡、杀鸭,非得请吃饭不可。没有用配方肥的农民,也积极地上前:“没用您的配方肥,老后悔了。过年我们都用这肥。”

为农民服务,长期服务于种植一线,为农民服务提供种植技术指导,科学施肥建议,减少粗放作业、老式耕种的损失,是刘连志的目标和责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花生 尿素 土地面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