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未来中国的地谁来种?


    编者按:年末,在对基层农资经销商的销售状况做调查时,记者发现,随着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成为常态,农村耕地撂荒的现象已十分普遍。不少农资经销商认为,正是当下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得种植业不再成为农村劳动力获得经济报酬的主要生存方式,而这种改变也直接影响了农药、化肥的需求量。当然,以上仅仅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所暴露出的浅层次问题,让我们思考的是,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未来,中国的地该由谁来种?

 

 

   

    冬季,正是各地农资经销商陆续开展冬储化肥的时节,然而与早几年如火如荼的冬储场景相比,最近几年的基层冬储市场却愈发沉寂。福建三明市的经销商刘经理这些天忙于在基层收账,冬储化肥几乎停滞。他告诉记者,当地地处山区,种植茶叶、果树等经济作物,行情波动较大,农户种植积极性逐年减弱,选择外出打工,山地撂荒情况屡见不鲜。
    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愿意再返乡务农。设想二十年之后,目前在中国粮食生产第一线的农民随着年龄变老干不动农活时,他们的子女又不愿意返乡务农,中国的粮食安全将何以为继?
    许多发达国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有过“从发展到衰退再到恢复”的历程,因此,通过法律法规来保证农业后继有人非常重要。美国通过《莫雷尔法》《哈奇法》《史密斯-利费法》等农业法律,保证每个州都有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和农业技术合作推广站,实行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法国实现农民按需培训,农民可以自选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不仅免费还发给补贴,建立了层次分明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英国的农民职业资格证书分为农业职业培训证书和技术教育证书两大系列。加拿大推行“绿色证书”制度,不获得绿色证书不能成为农民,不能继承或购买农场。
    国外模式值得借鉴,但是中国的国情较为特殊,如何解决未来中国土地谁来种的问题,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给予农民政策优惠、保证农民务农积极性是其突破口。

    撂荒形势愈严峻
    据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有2.5亿农民工,这相当于全国农村平均每户家庭就有1位青壮年弃农务工或离开农村移居城市。去年农业部在进行“百乡万户调查”时发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经很少,在家务农的大多是“386199”部队,一些地方在农忙季节还出现了“农民荒”。记者走访农村时,很多空巢老人反映“进城的儿女们都不愿回来种田,以后土地撂荒现象将越来越严重。”
    众所周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农业兼并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问题日益凸显。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有关未来中国谁来种地的提案屡见不鲜,委员们指出,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仍以每年1000多万的速度流出,再过20年,还有谁来种田?国家粮食安全靠谁来保障?现代农业靠谁来经营?
    近期相关媒体的调查也发现,四川省、重庆市一些乡镇农村耕地撂荒越来越严重,大春耕地撂荒面积2%~20%,小春耕地撂荒面积高达20%~80%。如重庆市潼南县柏梓镇文明乡8村8组耕地约400亩,撂荒约100亩;1村2组耕地100多亩,撂荒近30亩;在撂荒地中,60%为坡瘠地、边远零星地,投入产出比较低。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撂荒的日益严重呢?记者调查采访后发现,三大原因是当前农田撂荒的主因:一、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以种一亩水稻为例,产稻500公斤,收入1050元,种子、农药、化肥等物耗170元,请人抽水、犁田、栽秧、收割等费用610元左右,亩平均纯收入在270元左右,即一个劳动力种一季水稻的净收入为每亩270元。如果全部靠雇佣劳动力耕种,每亩则要亏200~300元。“要想奔小康、必须背井离乡”和“在家种田、不如外出挣钱”就是现在农村的真实写照。
    二、农资价格逐年涨价和劳动力价格猛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农民表示,尽管国家加大了种粮补贴力度,但还是被农资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猛涨抵消。一位老农告诉记者,2010年水稻种子最高达70元/公斤,2011年劳动力价格也出现猛涨,请人犁田80元/亩,请人插秧100元/天,请人打谷300元/亩,还要加上每人每天30~40元的生活费,农业生产成本越来越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耕地 化肥 水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