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正在采摘枇杷
成都市农之源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裴昌吉
太平镇果农刘林根和叶成英
五月的枇杷
枇杷喜获丰收
□本报记者吴宁
背景介绍:
双流县地处成都平原腹地,总面积为1029平方公里。流域属岷江水系,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双流县是中国西部第一个“国家生态县”。2010年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排第20位,是西部第二强。
随着当地高新产业的发展,近十年其耕地面积减少了20%左右。现人均占有耕地在1亩左右。今年县政府提出要求,双流县耕地面积不得少于43万亩。
双流县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如枇杷、葡萄、冬草莓等。这里是枇杷的原产地之一,也是我国优质枇杷生产的最适宜区域———成都龙泉山脉中段丘陵地区,基地的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低气温-4.9℃,年降雨量986mm,年日照1242小时。
目前,双流县已经成为国内外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县,种植枇杷也成为了种植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近几年,当地也在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每年5月,待枇杷成熟时,当地政府都会举办双流枇杷节,那时,周围的市民都会涌入种植园,享受一把田间风光。
6月11日,正值初夏,成都难得迎来了一个大晴天。一大早,记者就和成都市农之源商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裴昌吉及公司会计一起从双流县城市中心赶往太平镇枇杷种植基地。
没人说不好的西洋肥
成都市农之源商贸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双流县太平供销社,目前是西洋肥在当地的总代理。早在2001年,农之源公司就做起了西洋肥。经过12年,西洋肥在当地的销量每年可以达到5000多吨,其中西洋高含量复合肥达到了3000吨左右。
“种枇杷的收益主要根据市场行情和气候条件,你比如说吧,发到超市的,这种就比较高端,枇杷的收购价能在17、18块钱一斤,但如果在路边支摊买,便宜的有一两块钱一斤的;大棚里种出来的,上市早,质量也好,价格自然更高。天气好的话,像去年我们这枇杷收益在2万块钱一亩,但是今年就没那么高了,今年雨水多,光照不够,枇杷不够甜,所以每亩地的收益在1万多块钱,浮动还是很大的。”裴董事长介绍道,“我们这(种植户)挣得多的,都是肯在化肥上花钱的。”在双流县,有40%的农户是十分看重品牌的,另有30%会在品牌和价格之间衡量。
当记者让裴董事长来评价一下西洋肥时,农资生意做了13年的他是这样说的,“其他的肥,有人用了说(肥效)好的,也有人说不好的,但是这么多年,我还从没听说过哪个农民用了西洋肥说它不好,说它没效果的。”
太平镇的“科技致富能手”
太平镇种植总面积1.5万亩,其中枇杷种植占到了1/3。
当地枇杷是在5月上市,记者赶到种植基地的时候,枇杷树已经用过了一遍肥,并且抽出了新枝叶,正是疏梢的时候。
刘林根和叶成英是镇上的果农,夫妻俩共同打理着3亩枇杷。其中1.5亩是露天种植,剩下的采用大棚种植。
刘林根和叶成英的肤色并不像成都人一样白皙,他们是典型的中国农民,温和,精打细算,说到激动时声音会变大。
“我家是从02年开始用西洋肥的,那时候一包(肥)才卖80来块。”刘林根回忆道。自从用上了西洋肥,两口子就再也没想过换其他品牌的肥料。“你说为啥,当然是因为西洋的肥效好了。这个肥吧,可靠,肥效也稳定,所以这么多年就一直用下来了。”说着他从一旁的枇杷树上掳下几片叶子,继续说道,“你看着新抽梢的叶子,叶片多肥大,枝也粗。”叶成英补充道。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2-07-20/33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