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轫于1951年前后的农村互助合作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但在随后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盲目的合作化让农业遭受重创。而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户的生死契约,则揭开了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的大幕,分产到户再一次激发了农业的生机。
在李乾元看来,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农业生产形势,新一轮同样由中国农民自发促成的合作化浪潮,将给中国农业带来第三个春天。
在李乾元的著述中,他提出了当代农业发展遇到的新困惑:农产品滞销,丰收反而成灾,甚至引发自杀事件,大市场与小农业如何对接?农资价格、人工成本飙涨,种粮越来越不划算,农民经济学让他们选择抛荒土地和外出打工,农村空心化现象令人忧心。
与此伴随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农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在持续下降。据中国社科院的一份蓝皮书介绍,从1990年到2009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例从75.8%下降到49%。对一些农民而言,农业已经沦为了副业,对农业的投入积极性大为降低。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松散的小农户连接大市场,将小农经济提升为大农经济,实现农业转型。
李乾元认为,农业的组织化,一方面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机械化作业的有效实施,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另一方面实施统一作业、统一管理,可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
锦绣千村农资连锁(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向东向记者这样描绘合作化农业大生产的蓝图: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农户、上下游企业、金融、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整合在一起,一方面将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完善的农业生产服务和优质的农资投入品提供给农户,一方面发展订单农业,为农产品销售流通搭建高效的平台,实现小农经济和大市场的对接。
无疑,在这个大流程、大生产里,合作社作为一个单元,是一切生产要素集聚的核心。
谁在拨动合作化的琴弦
赵夫缘是一位农民,其实他还是一位农业土专家,他谙熟很多农业技术,还发明了宽地膜覆盖技术,算是农村的能人。如果按照政府文件的提法,他正式的称谓应是一位农村实用人才。
除了赵夫缘这样的农业技术人才,近年来推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各路人马正不断壮大,甚至不乏资本的身影。
锦绣千村是一家农资连锁公司,作为支农企业,他们同样在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的合作化模式。
孙向东介绍,依托公司遍布全国的3000多个网点,他们将每一位消费终端纳入为自己的会员,在为他们提供优质农资的同时,还根据所在地的种植结构和农时,定期通过通讯平台给他们提供病虫害、种植技术方面的标准化服务。“某种意义上,我们的每一个网点就是一个小合作社,而北京的总部就是总社。”
如果说农业的上游企业介入合作化,出发点是为了扩大农村市场,而下游企业介入合作化,则是为了建立稳定、安全的原料基地。宁夏枸杞红产业集团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一。
据一份资料介绍,宁夏枸杞红产业集团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将农民组织起来,采取订单农业模式,实施无公害种植,同时以保护价收购,在缓解宁夏枸杞产业的大市场和小农户的矛盾方面,树立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合作经济样板。
当前,农村合作经济已经呈现出多方参与、模式多元的鲜明特点。李乾元总结了当前在中国农村数种发展较为成熟的农业合作社模式。公司加农户合作社,这是以公司为龙头,围绕一项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同农户签订经济合同,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合作模式。土地股份合作社就是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将经营权转化为股权,委托合作社经营,按照股权从土地经营收益中获得分配。农机合作社顾名思义,是以提供农机服务为主的合作社,创办主体一般有大户、村民、龙头企业等,按照所占股份获得收益。此外,还有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农民股份合作社,等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2-02-17/328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