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宇
为什么每年各级管理部门组织一系列“红盾”护农行动,宣布一系列打假案例,但还是有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到农户手中?鹿邑县三股扰乱化肥市场的“参与者”给出了答案。
首先,还是利润的丰厚。试想经销商一袋普通的复合肥能赚20元已经不少,但一袋假冒伪劣的复合肥却能赚50~80元,这么丰厚的利润谁不愿去做呢。况且玉米生长季节短,只要假化肥和真化肥搀和着卖给老百姓,基本上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把钱赚了。
其次,农户文化水平低,不具有简单化肥识别知识。由于城镇化推进,很多青壮年劳动力进城,使得妇女、儿童、老人成为了农业劳动的主力,一般妇女和老人对化肥真假鉴别还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经不起不法经销商的“忽悠”,再加上廉价的肥料和奖品更是让假劣化肥顺理成章地流入农户。
最后,执法部门监管不严、举报渠道不畅。为何老百姓已经将尿素送至检测部门,结果迟迟不发?国家向每个县投资的测土配方施肥设备,难道连锌元素、硫元素和氮元素都测不了?这不得不发人深思。作为基层农资市场管理,要及时有效帮助消费农户解决问题,否则公信力将会越来越低,扰乱农资市场者更加肆无忌惮。
“扶正祛邪”是中医上常说的一句话,用在鹿邑县肥市的管理再也恰当不过。纵是国家发布更多文件,提供更多的培训,对于这样一支庞大的制假售假大军还是防不胜防。正如医生看病,仅是一时解决头疼脑热问题,但如果不想得病、少得病,关键还是强身健体。对于鹿邑县的化肥市场,正是需要这种“扶正”方能将扰乱市场的“邪”气驱散。如何扶正?笔者认为:
第一,基层工商管理、农业局以及农技推广部门联合组成农化服务小分队,以乡镇为单位开展真假农资识别培训会。尤其在主要粮食作物播种前两个月,正是农户备肥,如果能够提前以宣传单、培训会的形式对农户进行培训,提前预防,就可以避免农户上当受骗。
第二,市场参与者发现假劣化肥后,要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工商质检部门以及相关新闻媒体举报。只有通过多个渠道反映问题,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假冒伪劣化肥进入市场后,最终影响的不仅仅是农户,更是广大的化肥生产和流通企业,如果双方不合作,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最终假冒伪劣化肥将一步步蚕食正规肥市场,甚至将正规的化肥驱出市场。
第三,农户层面应该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尤其在购买农资产品时要索要发票。购买前要认真检查经销商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肥料登记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不要购买“三无”产品。要索要并妥善保管好购买、销售票据及标签、包装、宣传单等相关凭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1-05-27/324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