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灾害气候的增加,尤其是干旱的大范围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了解干旱的成因和危害,运用营养调控的方式减轻干旱影响对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
农业干旱是指农作物生育时段内降雨偏小,土壤温度不能满足作物吸收养分的生理需要,而水利工程又不能及时供水所造成的作物发育不良以致影响产量的干旱现象。
作物何时最需水
一般而言,农作物在播种期,水分临界期和灌浆成熟期遇到干旱,所受的危害最大。不同作物水分临界期不同,小麦为孕穗到抽穗期,玉米为开花到乳熟期,高粱、粟谷为抽穗到灌浆期,棉花为开花到成铃期,大豆、花生为开花期,水稻为抽穗到开花期,向日葵为花盘形成到开花期,马铃薯为开花到块茎形成期,甜菜为抽薹到开花末期,番茄为结实到果实成熟期,瓜类作物为开花到成熟期。需注意的是,以籽实为目的产品的作物应设法避免营养生长盛期和幼穗分化关键期遭受严重的水分亏缺,而在营养生长停止后的物质运输阶段中度干旱反而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干旱对作物的危害
不同时期的干旱对作物造成不同的危害。春旱影响春播作物的适时播种,使幼苗出土困难,造成缺苗断垄,对于越冬作物(如冬小麦),春旱将严重影响抽穗、开花,甚至使籽粒不能正常灌浆和成熟,产量显著降低。
初夏旱会阻碍玉米穗,形成“卡脖旱”,对产量有很大影响。影响夏种作物的播种和出苗,使其出苗不齐和生育期推迟。7~8月气温最高,作物需水最多,耐旱力最差,这时发生的伏旱,影响玉米、高粱的正常生育。
秋旱发生使夏播作物和部分晚熟春播作物水分供应条件恶化,影响正常灌浆成熟,延误秋播作物适时播种和出苗生长,特别是夏旱和秋旱连续发生时,对秋收和秋播作物的影响更为严重,有时造成绝收。
调控营养减轻干旱危害
降低干旱对作物的损失可采用耕作保墒(包括适时耕翻、耙耱、镇压、中耕、铲耥等),覆盖栽培以及选用耐旱作物和抗旱品种以及加强作物营养的防旱措施。
其中,通过加强作物营养提高作物抗旱性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研究发现,钙营养对作物抗旱性的关系尤其密切。它通过保护细胞质膜结构,维持正常光合作用,影响植物激素运输等途径,增强了植物的抗旱性。
因此,减轻播种期干旱危害,可在播种前用低浓度的钙溶液如2000~2500倍的果蔬钙肥浸种或拌种可以达到一定的抗旱效果。另外在灌浆成熟期喷施1500~2000倍得果蔬钙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抗旱。
另一个与抗旱相关的营养元素为钼。研究表明,钼通过增加叶片含水量,调节蒸腾强度达到抗旱作用,因此,通过种子处理的方式补充钼营养,如用1毫升禾丰钼拌1公斤种子,或在干旱时喷施禾丰钼溶液1000~1500倍,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抗旱效果。
最后,营养元素对作物抗性的影响是多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偏施某一种肥料,注意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营养的协调供应,对提高作物自身的抗旱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1-05-27/324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