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钾肥市场用一个“炒”字形容最为形象,自2009年之后国内外钾肥市场恢复逐步回暖,2010年更是暖上加暖。但这种暖并没有让市场更加平静,而是酝酿着一场新的疯狂。
并购风波玄机四伏
8月18日,正当中国农民收购完第一季粮食、刚刚播下第二季的时候,国际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向加拿大钾肥发出价值39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一时间风浪四起。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各路钾肥英雄和专家竞相登场,诉说着钾肥这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一旦被垄断的种种后果。但是,冷静地分析一下说话人,生产者、贸易商、投资商、进口商、证券分析师……咦?中国的农业科学家到哪里去了?中国的农户跑哪里去了?回顾2010年可以说,中国钾肥市场相对平淡,而国际钾肥市场异常火热,这不免会让中国钾肥市场的投资商感觉伤神,也许是为了引起注意,也许是重拾市场地位,一场钾肥的“炒作大战”在8月份疯狂上演。3个月后,加拿大政府明确表示不同意必和必拓的收购,与此同时必和必拓宣布放弃。
这让我们无不记住,有时钾肥市场也是一场虚惊。当时一位专门研究农业钾肥需求的专家告诉记者,必和必拓无论收购加拿大钾肥成功与否对中国都不会有影响,原因有三:首先钾肥的弱周期性,如果垄断价格过高,中国农民就会减少用量,巴西农场主也会减少用量,2008年和2009年就是最好的证明;其次,中国钾肥的产量基本能够满足现有需求,中国的钾肥进口量在200万吨的时候,照样实现了农业丰产,因为中国的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项目都在提高钾肥的使用效率;最后,中国的钾肥自给率正在不断提高,国外项目也不断展开,边贸钾肥也在积极进入主流市场,三种渠道为保证中国钾肥需求提供了种种机会。后来证明这是比较清醒的市场声音,有专家用一句话调侃说:在中国钢铁是不会循环利用的,但钾肥可以。
其实在2010年1月份,中国钾肥谈判小组与白俄罗斯钾肥公司(BPC)签订2010年度100万吨到岸价为350美元/吨钾肥海运销售合同之后,就已经决定了上半年钾肥市场的平淡,原因在于国内还有大量的钾肥“闺中待嫁”。随着,国内外农业生产陆续展开,钾肥需求开始回暖,中国的复合肥生产商最大的感受就是今年的钾肥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麻烦,钾肥第一位置通过复合肥涌向农业市场。据农业部门估算,今年国内钾肥消费量已经恢复至800万吨(折纯)。恢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个是钾肥价格便宜了,农户用得起。第二个是复合肥生产商觉得钾肥比较稳定,不会引起复合肥价格大幅波动。第三个原因是今年粮食、水果、蔬菜价格均出现上涨,农户积极性大幅提高。
钾肥巨头不想寂寞
众所周知,世界钾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地区,以色列、中国主要为钾卤水形成的液体钾矿,而世界上有150多个国家消费钾肥。资源集中和消费分散促生了世界钾肥巨头以需定产、利润最大化的战略。如果钾肥供应充足、市场平淡,那么钾肥未来将何去何从?也许正因为如此,2010年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乌拉尔钾肥以及加拿大钾肥等几大巨头纷纷向加拿大、俄罗斯、巴西、阿根廷进发,一些延迟项目被重新开工,一些出现事故的矿井也纷纷被整合,世界钾肥开工率恢复到新的水平。国际肥料工业协会的年终报告显示,拉美、北美、东南亚、西欧地区钾肥需求恢复提高了全球钾肥供应的预期,IFA估计2010年全球钾肥装置开工率为73%,供应量同比增长58%,达到5020万吨氯化钾,消费量达到5200万吨。
那么,钾肥市场是不是可以平静一会儿了呢?就在2010年12月初,“乌西”并购消息再次触动市场神经。俄罗斯最大钾肥生产商乌拉尔钾肥公司 (OAO Uralkali)12月20日宣布,同意以8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竞争对手西利维尼特(Silvinit)钾肥公司约20%的普通股,其余通过增发新股来交换后者的剩余普通股和优先股,经过这起反向收购交易后,西利维尼特将被UralKali完全吞并。有预测称,合并后其产量将占到全球钾肥总产量的17%,达到860万吨氯化钾,从而成为仅次于加拿大钾肥公司的全球第二大钾肥生产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1-03-18/297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