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好人蔡敬国


【被采访人】蔡敬国

化肥款一欠三年,迟迟未还,这在赊销成风的基层零售市场上不是什么稀罕事。别说三年,就是五年、八年的陈芝麻烂谷子的账也多得是。但三年里,经销商从不主动去找这位“钉子户”催账要钱,并且每年还照样赊销不误,这种“蹊跷事”就未免令人另眼相看了。心甘情愿一次次做这样的“傻事”的人,就叫蔡敬国,安徽蒙城县辛集乡红四方连锁店的一名基层农资经销商。

蔡敬国不是腰缠万贯的大款,也不是爱心泛滥的慈善家,他的家庭更不宽裕,两个女娃都正在上初中的年龄,家里需要花钱的窟窿用两只手都捂不过来。夫妻俩打理着一个不大的农资门面,经营的都是大品牌肥料。为了贴补家用,他们还想方设法种了三四亩地的玉米和小麦,亦商亦农。三年的欠账,“钉子户”共欠下6000余元,对于蔡敬国来讲这并不是个小数目。他说,这账他也想尽快收回来,毕竟小店利润微薄,惨淡经营。但我不能收,今年仍然还不能收。说这话时,蔡敬国语速缓缓的,声调低低的,在这种攸关家庭“经济命脉”的大事上,他仍然保持着惯常的沉稳和平静。

账一拖三年,并且年年欠、年年赊,不减反增。并不是蔡敬国不懂收账、不会收账,恰恰相反,蔡敬国也有一套“收账经”。虽然他不过三十有七,但完全称得上“老农资”了。蔡敬国原来毕业于阜阳商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当地供销社工作了四五年,整天与农资打交道。不巧的是正赶上供销社困难时期,后来只能靠卖营业执照给职工发工资,蔡敬国年纪轻轻,不想就此荒度光阴,毅然辞职下海,做了一名农资零售商。“算起来,在这个行业里,我也摸爬滚打十余年了。”他说道。

蔡敬国说,光种庄稼没什么效益,农民们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几个,所以现在几乎每家每户的年轻人或男人都出外打工,务农的只剩下妇女和老人了。每年腊月二十边上,这些打工人员回到家后,就是经销商要账收账的“黄金时期”。这段日子,正是年底民工集中返乡的时间,蔡敬国每天的工作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赶紧催要欠账,好有资金赶在春耕之前再进一批肥料。他说:“一年四季,我很少主动找人催账,也只有这个时候,打工的人回来后,我才会上门收收账。”

蔡敬国心里有一本明白账,哪些人有能力还账,哪些人是真的没有钱,对于后者,他不但不会主动去要账,而且来年需要肥料,二话不说,继续赊销。“乡里乡亲的,谁没有个困难呢?!”这6000元的欠款也就是这样从2008年开始,由小变大一天天多起来的。

蔡敬国说,欠了6000元的这位“钉子户”就是附近村子里的一个寡妇,十几年前丈夫不幸去世,没了男人在外打工,家庭少了很大的一笔经济来源。家里也仅有七八亩地,她一个人忙里忙外,靠在贫瘠的地里刨几个钱来供养两个在外地上大学的孩子。每回,她来蔡敬国这儿买肥料的时候,总会感动地说:“困难的时候你帮助了我,将来等我的孩子有了出息,我们一定要报答你。”虽然蔡敬国并不相信因果轮回这一套,但他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农资人更要讲究良心、多做善事。

该赊的还是得赊,能帮的一定要帮,不能做的坚决不做。这就是好人蔡敬国,一个普通的基层农资经销商。 (吴俊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芝麻 化肥 小麦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