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用“黑色革命”应对“白色污染”


博龙液态地膜在北京科博会上引起关注

□本报记者 张四代

如果说肥料是保证农业丰收的基础,那么地膜就是保证农业增收的新动力。自中国推广使用地膜以来,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都在体验着保温、提墒、抗旱、促早熟的硕果,然而“白色污染”也正向农业侵袭,危害着农业生态环境。因此,如何让“白色污染”远离农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5月27~31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浙江博龙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博龙·禾美特”多功能全降解液态地膜为有效解决农业“白色污染”找到了新方法,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及业界人士、参观者的肯定与支持。博龙公司为什么会被选为“现代农业与绿色技术”代表参加科博会?液态地膜为什么能够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液态地膜在农业应用中有哪些优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浙江博龙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端木云。

《农资导报》:今年北京科博会的主题为“自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什么博龙会成为“现代农业与绿色技术”参展代表,并且会吸引如此多的关注?

端木云:浙江博龙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意大利博龙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全体股东在温州组建的科技型公司,作为引进技术项目的对接企业,在国际技术合作、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在降解地膜研究方面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因此博龙有幸成为参展代表。鉴于博龙是上海世博会的参展企业,因而在这次科博会的展位设计上,集简约、生态、低碳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世博会“让城市与乡村完善互动”的这一主题内容。更重要的是,博龙推出的多功能全降解液态地膜技术与产品,其生态、环保、省工省时等优点,广受众多参观者与媒体的关注。

《农资导报》:本次科博会博龙推出了创新产品“博龙·禾美特”液态地膜,并且博龙公司提出“该产品能够解决白色污染”,为什么?

端木云:20年前,引进地膜覆盖技术是中国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但长期使用塑料农膜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也一直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由于长期使用,难以回收的地膜碎片年复一年地残留在土壤中,并在很多地区造成了农作物的减产,而且减产的幅度逐年上升。博龙公司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以产业技术提升为目标,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口号,通过多年研发推出集绿色环保、质优价廉及保温、保墒等众多优势于一身的“博龙·禾美特”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它最关键的是为解决塑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找到了新方法。液态地膜是把富含腐殖酸的风化煤用活化剂进行改性后,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形成高分子,然后再与各种添加剂、硅肥、微量元素混合后制取的多功能全降解液态地膜。一方面,它具有传统塑料地膜保温、保墒的功效;另一方面,它在使用3个月后可自然降解为腐殖酸类有机肥。因此,既可培肥地力,又可改良土壤,彻底地解决了土壤的“白色污染”问题。可以说,它的问世必将掀起一场农业应用方面的“黑色革命”。

《农资导报》:与普通塑料地膜相比,“博龙·禾美特”液态地膜在农业应用中有哪些优势?

端木云:与普通地膜相比,“博龙·禾美特”液态地膜在农业应用中具有以下优势:第一,该液态地膜由博龙与意大利国家科学委员会那不勒斯聚合物化工研究所、温州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共同合作研发而成,是新一代科技环保产品,具备技术领导优势。第二,该液态地膜杜绝有危害的化工原料,喷洒后可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黑褐色高分子化学保护膜,将土壤表面粘接成一个封闭体,阻止土壤水分的挥发,但可以使雨水、农药、营养物质等充分渗入。该物质经过田间低温氧化和微生物的作用,3个月后自然降解为腐殖酸类(有机肥),翻压入土后,是优质的土壤改良剂。第三,该液态地膜既有塑料地膜的吸热增温、保墒、保苗作用,还有较强的粘附能力,有利于增强土壤的通透性。长期施用可起到增强土壤自身肥力和固沙作用,可作为沙漠化治理的首选材料。第四,该液态地膜节约成本,每亩使用粉剂量在10~15公斤,现场喷施造膜,节省铺设、放苗、回收等人工成本,综合价格更实惠。第五,可在多地区、多作物广泛使用。目前,博龙公司已在中原地区、黄三角地区、华北、东北及中西部地区建立了上千个示范点,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陕西、新疆、辽宁等十几个省的花生、玉米、红薯、棉花、烟草、蔬菜等作物上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效果显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活化剂 残留 土壤水分 微量元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