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金正大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左)和山东省副省长李兆前(右)向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中)授牌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讲话

山东省副省长李兆前讲话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金正大集团副总裁陈宏坤表态发言

2009年8月,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行专家可行性论证会在山东临沂召开

2009年8月,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论证会专家考察金正大集团缓控释肥产业化生产基地

□本报记者 刘苏华 通讯员高海波 摄影 张育 王金海 王鑫 张勇

5月15日,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山东金正大集团揭牌,在中国肥料业史上立下了一个新里程碑。中国肥料行业的第一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择扎根在缓控释肥领域,缓释肥行业又将这一至高无上的荣誉给予了金正大集团。作为产能过剩、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行业,化肥业在“洗牌”升级中为何独独青睐缓控释肥,又为何独独青睐金正大集团?这一里程碑背后,显现出的是市场、社会和政府的选择,铭刻着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粮食增产的需要

化肥是作物的粮食,施用化肥是最快、最有效、最重要的增产措施。为了确保粮食增产,中国用世界9%的耕地消费了世界35%的化肥。据统计,1996~2008年间,全国化肥使用量增长了36.9%,而粮食总产量却只增长了4.7%,不断增加的化肥投入并没有持续增加粮食产量,肥料利用率低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此,要实现中国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超11000亿斤的目标,就必须提高肥料利用率。缓控释肥可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制养分释放。实践表明:缓控释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10%~30%,以平均提高氮肥利用率22.8%计算,2030年可减少化肥需求量921万吨,缓控释肥使用后可大幅度降低肥料使用量。因此,缓控释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保证,更是实现中国粮食增产目标的有效途径。

农民增收的福音

化肥是农业生产中投入最大的一项,占40%~50%。目前全国农民每年用于购买化肥的资金约3000亿元;同时,由于普通肥料利用率低,在作物生长期内需要追肥1~3次,增加了劳动力成本。

缓控释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首先,大量的试验示范表明,缓控释肥和普通肥料相比,等量施肥条件下,缓控释肥可实现作物增产10%~30%,节氮30%~50%的情况下不减产,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水稻上试验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使用缓控释肥增产幅度在12%~15%左右,在减少30%氮用量条件下仍能保持稳产。其次,缓控释肥能够实现作物生长期内一次施肥无需追肥,节约劳动成本,以农民每个工50元/天计,每亩可节省30~50元。第三,由于缓控释肥能够实现养分释放与作物需求基本一致,减轻土壤环境恶化和减少作物根部病害,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第四,在保障同等有效养分投入的情况下,使用缓控释肥可以节约近30%的化肥使用量。

金正大人的追求

2009年10月,国家科技部下发了关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的批复,同意依托山东金正大集团组建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全国化肥行业目前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项使命之所以会落到金正大的肩上,是由金正大集团在缓控释肥行业长期内的地位和各种优势决定的。

金正大集团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复合肥、缓控释肥及其他新型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亚洲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240万吨,其中缓控释肥年生产能力60万吨。集团建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北京控释肥研究院和美国新型肥料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同时是缓控释肥标准的建立者,由其承担完成的《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和《缓释肥料》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对促进和规范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具有积极意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粮食 水稻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