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中国化肥:真是不能再“肥”了


现在中国化肥行业的形势似乎让人看不明白了。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不断下滑,企业效益大幅下降,业内人士发出中国化肥产能已严重过剩的警示不但没有引起共鸣,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反而越来越加剧,今年以来化肥产量月月以两位数增长,产能扩张速度仍在不断增加。

化肥产能严重过剩

氮肥 至2008年底,中国合成氨产量为5050万吨(折纯),尿素实物产量为5104万吨,已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33.6%和34.6%,均居世界首位。今年前5个月,氮肥折纯产量为1998.3万吨 (折纯),同比增长10.9%;尿素产量为2600万吨(实物),同比增长9.8%。按照目前的产量预测,今年尿素的产量将突破6000万吨。继2007年全国新增尿素产能327万吨,2008年又新增产能285万吨,到2008年底国内尿素产能已达5857万吨(实物量)。预计今年合成氨、尿素分别新增实物产能246万吨和430万吨。

从中国农业发展目标和现有施肥水平来看,中国氮肥需求增速在2%左右,而尿素的需求增速在4%左右,今年农业尿素的需求量预计为4000万吨。进入本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对氮肥,特别是尿素的需求每年保持在10%~15%的增速,2007年尿素的消费量为700万吨。去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以后,由于整个工业发展速度减缓,工业尿素消费明显减少,全年尿素的消费量减少至650万吨。2009年尿素的工业消费量也只能保持在500万~600万吨的水平。加上一定量的出口,估计今年尿素的表观消费量不足5000万吨(实物量),供需平衡后富余量将超过1000万吨。

磷肥 与氮肥相同,近年来磷肥产量也呈快速增长态势。从2005年起,中国磷肥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实现了自给。2008年1285万吨(P2O5)的产量同比虽然有所下降,但自给率已提高到117%;高浓度磷复肥占磷肥总量的比例从2000年的35.4%提高到2008年的73.8%,且产业布局、集中度也有显著提高,云、贵、川、鄂四个磷资源大省磷肥产量已占全国磷肥总产量的59%,行业前10家企业产量之和占磷肥总产量的43%。2007年中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磷肥出口国,当年出口磷肥254.3万吨,约占世界磷肥贸易量的25%。今年1~5月磷铵累计产量达669.6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16.4%。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建成磷肥生产能力约2000万吨,其中磷酸二铵产能约1100万吨(实物量),而国内需求约为600万吨;磷酸一铵产能约1300万吨(实物量),国内需求为600万~700万吨。目前,一些资源大省还在扩大磷铵产能。据IFA预测,在未来5年内全球新建的40套磷复肥生产装置中,中国就占了18套。预计到2010年中国高浓度磷复肥产能还要增加300万吨。

同样是IFA日前发布报告称,由于世界大环境及农民对投肥风险意识的增加,2008~2009年度全球肥料消费量将下降2.2%,其中磷肥将下降4.7%,国内磷复肥市场也难逃低迷的厄运。去年9月份后国内市场磷复肥价格暴跌,售价与成本严重倒挂,企业亏损严重,至今仍处于高价原料产品库存和市场低迷的困境中,消化高价原料产品还需要一段时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突出。根据5月份产量分析,部分化肥企业装置开工率仍然严重不足,其中磷肥行业装置开工率虽只有约50%,但化肥行业投资仍达到平均30.2%的惊人增幅,其中磷肥的投资同比增长112%,简直是不可思议。

走出困境必须“瘦身”

为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使中国经济尽快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国家积极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外贸、继续发展等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作为化肥行业来讲,要想走出困境,淘汰落后产能是必须的途径。在国务院制定的振兴计划中,把扩大需求、淘汰落后产能放在同等重要的方面,但对于化肥行业,从科学用肥、节能减排的角度考虑,中国的化肥市场需求不可能有太大幅度的提高。目前中国占世界10%的耕地已消耗了全球30%的化肥,化肥消费总量和单位面积施用量已处于较高水平,中国目前化肥的使用已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提高。也就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肥料的复合化,达到精细化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磷肥 尿素 氮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