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北方地区施肥特征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卫峰

施肥特征

中国东北地区氮、磷化肥消费趋于稳定,复合肥与钾肥消费快速增长,化肥消费主要集中在4~8月份,以尿素、二铵、复合肥为主。在东北地区氮肥应当多做追肥、磷钾肥多做基肥施用。水稻可以减少氮、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玉米需适当增加氮、钾肥用量,降低磷肥用量;大豆节肥潜力最大,不要盲目施肥。

黄淮海三省两市氮、磷消费稳定,复合肥、钾肥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以尿素、碳铵、二铵、复合肥为主。但是粮食作物、蔬菜、果园氮、磷肥用量偏高,需提高钾肥用量,冬小麦氮肥基肥用量偏高,而追肥用量不足,推荐施肥中应鼓励农户将部分氮肥后移,夏玉米追肥氮肥用量偏高,而钾肥用量明显不足,蔬菜、果树氮肥过量施用明显,而磷钾肥施用量普遍低于推荐量。

西北区化肥消费以氮肥、磷复肥为主,化肥消费全部快速增长。主要作物需增加氮肥用量,降低磷肥用量,西北地区氮肥多用作追肥,磷肥多用作基肥,钾肥消费存在明显不足。

存在问题及建议

东北春玉米在施肥中氮肥一次性施肥面积较大,在一些地区易造成前期烧种烧苗和后期脱肥;磷钾肥施用时期和方式不尽合理,没有充分发挥磷钾肥的效果;有机肥施用量较少,秸秆还田的比例较低;同时种植密度较低,保苗株数不够,影响肥料效果的发挥;耕层过浅,影响根系发育,易旱易倒伏。建议在东北春玉米施肥中氮肥分次施用,磷酸二铵作种(口)肥,适当降低基肥用量,充分利用磷钾肥后效,在有效钾含量高、产量水平低的地块在施用有机肥的情况下可以少施或不施钾肥。东北地区土壤pH高、高产地块和缺锌的土壤注意施用锌肥;在春玉米施肥过程中要增加有机肥用量,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同时推广应用高产耐密品种,适当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玉米产量,充分发挥肥料效果,还要深松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水肥效率。

黑龙江寒地水稻施肥存在的问题是氮肥施用量过高,施用时期不合理,蘖肥比例大,水稻后期脱氮较重。因此要增加基施氮肥的比例,使基肥中的氮占总施氮量的45%左右,减少分蘖肥,提高穗肥的施用比例;钾肥可优先选择氯化钾。

在施肥时注意以下几点:(1)施肥总量的确定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在肥力偏高地块要选择低量,在肥力偏低地块要选择高量。(2)在易发病的地块应选择钾肥的高量。(3)基肥施用中,应先施肥再翻地,随整地耙入土中10厘米。注意磷肥不能表施,以免引起表层磷肥富集诱发绿藻发生。(4)蘖肥在水稻返青后(4叶期,长出新根,叶尖吐水时)立即施入。(5)穗肥在水稻倒二叶(10叶品种在9叶、11叶品种在10叶、12叶品种在11叶)露尖时施入。施肥时观察田间是否有稻瘟病害,有稻瘟病发生应晚施,先晒田壮根或先防病后施肥。(6)常规生产田叶面追肥代替粒肥,高产攻关田依据田间叶龄诊断,在抽穗后如田间出现落黄现象时,可以亩补施总氮量的10%作为粒肥,在水稻抽穗后8天以内施完。

华北平原冬小麦的施肥特征是生产中氮磷化肥用量普遍偏高,肥料增产效率下降,而有机肥施用不足,微量元素锌等缺乏时有发生。因此要注意依据土壤肥力条件,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实施玉米秸秆还田;氮肥分期施用,适当增加生育中后期的氮肥施用比例;依据土壤钾素状况,高效施用钾肥;注意锌等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肥料施用应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

针对西北旱作冬小麦养分投入较低,有机肥施用不足,肥料增产效率下降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1)根据土壤贮水状况确定基肥;(2)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3)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4)肥料施用应与高产节水栽培技术相结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钾肥 施肥 氮肥 磷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