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理性经营是化肥平稳发展的基石


闻宇

这场化肥市场危机也许是多年未见的,但值得一提的是,化肥市场危机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有类似的地方,那就是对经营风险的预期与防范。但与金融危机最大的区别是,我们有巨大的需求市场支撑。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尤其是农资直补与农资价格联动、加大对农业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政策都将支撑国内化肥需求。有理由相信,中国化肥产业不会因为一场危机而衰退。

改革开放三十年,化肥产业从产量、技术到规模都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为保证中国农业生产的4.97亿吨粮食以及上亿吨的水果与蔬菜供应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化肥不仅保证了国内的需求,还拉动了世界化肥生产的热潮,从磷矿、钾矿开采到硫磺产能扩张,中国的每一次采购和限制出口政策都对世界化肥市场产生波动性的影响。新关税政策的出台给生产企业带来了信心,但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新政策会延续多久?国际市场能否接货?企业如何将亏损降到最低?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企业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化肥企业要做好财务分析,区分表观亏损与实际亏损,调整好资金分配与经营性开支。当前任何一个企业都在分析损失,估计企业还能撑多久,都在围绕财务投入与支出进行差值计算。但企业应该注意,不仅要看现在的表观亏损,更要看原料变为成品后,究竟能亏损多少。因为明年国内市场还是存在粮价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以及规模农业生产带来的潜在需求,这些对于稳定化肥5000万~5500万吨需求还是有保证的。因此,应在保证2009年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份额的前提下,进行财务分析与发展战略评估。

其次,做好融资工作。效益持续增长是任何员工所期盼的,同时,商业经营最显而易见的道理就是盈利与亏损都有周期。任何一个企业领导层都会以企业的效益增长为目标,以员工收入增长为荣,但在当前形势下,企业要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让员工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共同应对企业资金困难。另外,企业要想办法通过政府部门获得流动资金支持,保证企业渡过难关。

最后,做好出口战略分析。这次行业整合是供方市场扩张到一定程度后的整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的结果。新关税政策中已经隐含了国家未来还是要首先保证国内需求、将出口作为一种调节机制的政策。因此,化肥生产企业要做好出口分析,是建设成为出口导向型的企业,还是建设成为立足国内、扩张海外的企业,是值得选择的。目前出口政策出台可以缓解氮肥、磷肥企业库存和资金压力问题,同时,企业应该考虑国内市场建设的需求,避免因过量出口丢失国内市场份额。

一年时间,对于整个化肥行业来说是一个考验期,考验我们的科学发展能力、国际应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只有对当前政策、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理性思考,才能让化肥行业发展得更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粮食 农业生产 农资价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