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中国紧凑玉米之父”李登海与先锋合作之路


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

入世后,中国种子产业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许多国外企业早已瞄准了中国的巨大市场,千方百计进入中国种子市场参与竞争。用李登海的话来讲:“中国种业进入了一个大分化、大改组的战国时代”。

当最大的几家跨国种业公司———孟山都、杜邦、先正达、利马格兰、卡维埃斯等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布置品种试验,努力植根本土化营销时,登海种业集团已经完成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并在中国建立起庞大的营销服务网络,“登海”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树立了中国民族种业的品牌形象。

因此,当急于开拓中国种子市场的先锋公司到中国考察合作伙伴时,第一眼就看中了在中国已占有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登海种业。其实,早在1989年掖单系列杂交种在日本首次试种脱颖而出时,先锋公司就注意上了李登海。这是因为掖单13号的产量、抗倒性在三井公司的千叶圃试验基地都被评为第一,同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P3352相比,生物产量每亩高出1135.95公斤,鲜籽粒产量每亩高出237.5公斤。尔后,掖单12号、掖单13号连续3年向日本出口达100多吨。

面对先锋种业抛来的绣球,李登海高兴地接了下来。他说:“跨国种业公司在经营理念、科技创新、品牌意识、服务观念和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于登海种业来说,与先锋公司的合作机会大于竞争。”他还分析到,“跨国种业公司在初期主要依靠合作来熟悉中国种质生态、种业市场,并确定育种方向。通过合作,可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双赢’。对此,我们已有充分的准备,一定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于强烈的民族种业意识,李登海在谈判中提出了3个条件:“一是中方必须控股,二是先锋种业必须带进先进的种质资源,三是先锋种业必须带进先进的管理技术。”

2002年11月,李登海和先锋海外公司副总裁汀·奥斯雷先生签署了合资协议,宣告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408万美元,中方占51%,外方占49%。这是当时乃至今天中外最大的玉米种子企业联合。李登海出任公司董事长。先锋公司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合作原则是独资或者控股,与登海种业合资仅占49%的股权,这是先锋种业绝无仅有的一次。登海种业的知名度在国内远远高于先锋种业,这一点,就连在世界上处于霸主地位的先锋种业也不得不承认。

合资企业的建立标志着先锋公司向进入中国市场迈出了战略性的步伐。成功也给李登海带来了崇高的威望。那年,当李登海出访美国先锋公司时,对方以国家议员的规格接待了他。回国后,他对大家说:“这不单单是竞争对手对自己30多年奋斗历程的认可,更是一个世界玉米强国对中国种业技术和种业法规的尊重。”

(通讯员周新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种子 夏玉米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