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中国紧凑玉米之父”李登海与先锋合作之路


李登海接受通讯员周新国采访

从1972年开始,李登海36年间引领着中国玉米育种的创新事业,总结出“紧凑株型+高配合力”的玉米育种理论。截至2007年底,选育出一批优良的紧凑型玉米自交系和100多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其中48个通过国家、省级审定,获得41项植物新品种权和11项专利,是中国拥有审定品种和植物新品种权最多的农业育种家。他选育的107自交系及掖单2号杂交种、478自交系及掖单13号、超级玉米自交系及系列杂交种,已成为中国紧凑型玉米育种3个阶段,即紧凑型玉米、紧凑大穗型玉米、超级玉米的里程标,在改革开放30年的不同时期对农业增产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1985年,李登海研究员率先在中国成立了第一个民营玉米产业化种子企业,并成为农业部育繁推销一体化试点单位。

28年变成了100年

最新资料表明,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创始人华莱士保持着世界春玉米1548公斤高产纪录;李登海创造了世界夏玉米1402.86公斤高产纪录。其间的差距对李登海来说,就是最具诱惑力的挑战。

在杂交优势利用上领先并且受益最多的首推美国。1940年其玉米亩产不过120公斤,到1987年已达500公斤左右,产量几乎增加了4.2倍。他们靠占世界34%的玉米种植面积,占有了70%以上的世界玉米市场,每年出口相关产品就超过40亿美元。先锋种子公司就是利用了作物杂交育种称雄于国际种子市场。玉米自16世纪初叶传入中国至今,种植面积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但直到2005年,中国的玉米单产不过352.49公斤,排名世界25位之后。

从1978年至今,李登海已经连续30个春节在海南岛玉米育种基地度过,以每年3至4世代的育种速度,经过南繁北育和温室加代,硬是将28年变成了100年。1979年,李登海选育出“掖107×黄早4”创下了当时夏玉米亩产776.6公斤的最高纪录。这就是后来种植大半个中国的掖单2号,行家们称其为紧凑型玉米。1982年,掖单2号又创出了亩产824.9公斤的高产纪录。到上世纪90年代,掖单2号年最大种植面积达2000多万亩,荣获国家科委星火科技一等奖。从1980至1994年,掖单2号等10多个优良紧凑型玉米组合累计种植2.5亿多亩,增产玉米100多亿公斤。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掖单2号实现亩产800公斤后,李登海制定了亩产1000公斤的奋斗目标。从1983年起,他从全国征集优良杂交种和自交系,每年都要套袋自交和杂交几万份材料,测配几千个组合。他从自己丰富的种质库中精心组配,在1988年育成了新组合“340×478(掖单13号)”。

1989年10月5日,农业部原全国玉米专家顾问组的专家及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内外有名望的玉米专家都来了,要对李登海的高产攻关田进行“三堂会审”。由验收小组组长、中国农科院玉米专家佟屏亚签署的“李登海夏玉米高产田产量验收报告”中的数字是:13块高产田全部采用掖单12号和掖单13号新品种,总面积14.999亩,平均亩产1008.598公斤。其中1.09亩,亩产达1096.29公斤。1096.29公斤创下当年全国夏玉米单产新纪录。

1990年9月2日,农业部在莱州市召开了全国玉米生产工作会议,决定“八五”期间在全国推广紧凑型玉米1亿亩。1996年,原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在烟台市召开“全国紧凑型玉米及配套技术推广会议”,决定在全国继续推广紧凑型玉米2亿亩,确定掖单系列玉米杂交种为重点推广品种。其中,掖单13号被11个省份审(认)定后,创下全国年种植近5000万亩的纪录。继掖单系列之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李登海又育成了抗病耐密、优势更强的登海1号、登海3号、登海9号、登海11号等系列新品种,通过审定后快速推向全国。迄今,李登海选育的48个玉米良种的种植面积,最大年份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农业部统计1997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8%,山东省的70%)。

2004年2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掖单13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紧凑型玉米推广以来获得的最高等级的科技奖励。2005年11月8日,亚太地区种子协会第二届年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种业界“南袁北李”双双获奖。袁隆平获得“中国杂交水稻杰出研究成果奖”,李登海则获得“中国玉米产业重大贡献奖”。这是亚洲乃至世界对他为世界玉米作出卓越贡献的充分肯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种子 夏玉米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