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从中国化肥流通政策的历史演变看发展态势


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王利孙爱文马文奇 高祥照

中国化肥流通体系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史,化肥政策也调整了50多年,无论是在完全计划管理阶段还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阶段,化肥政策都是化肥流通体系建设的主要推动力。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化肥流通体系各个阶段的政策来揭示中国化肥产业的历史演变规律以及发展态势。

化肥流通体系发展及其政策

中国化肥流通体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完全计划管理阶段、计划与市场管理相结合阶段和市场配置资源三个历史时期。完全计划管理阶段从1950年到80年代初期,经历了约30年的时间,期间中国化肥流通体系的框架得到初步形成。从80年代初期到1998年,在计划与市场管理相结合阶段先后经历了“双轨制”和化肥专营体制两个时段,化肥流通体系尝试进行了各种突破。从1998年至今,在市场配置资源的阶段,化肥流通体系实现了以市场化为基础的飞跃并经历了WTO过渡期的考验,化肥流通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

政策是时代的产物,随着化肥产业时代进程的发展,化肥的产业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在完全计划管理阶段,最初是化肥分配政策主导化肥生产和流通体系,随着化肥商品特征的显现,价格政策走上历史舞台。在计划与市场管理相结合阶段,化肥分配政策转向化肥专营政策,价格政策进一步加强,化肥运输政策逐渐明晰。在市场资源配置阶段,价格政策仍是政策焦点,税收政策成为重要的杠杆,运输政策、储备政策和监管政策齐头并进,针对入世的关税配额政策也相继出台。总体上来看,中国化肥流通体系的发展是依赖于政策逐步建立起来的,体系自身的发展又对政策提出了很多要求,政策随之而变,两者相辅相成。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化肥流通体系还会出现更多的问题,需要与时代相符合的政策加以解决。

基于化肥流通体系发展的政策演变

分配政策的历史演变

分配政策的产生。新中国成立之后,一批中型氮肥厂和一大批县办的小型化肥厂陆续建成投产,但化肥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为了平衡资源、稳定市场,国家对化肥的生产、收购、进口、分配、价格均纳入了计划管理,实行统一计划、集中管理的方针,从而催生了分配政策的产生。 (未完待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相结合 农业生产 发展态势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