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迫在眉睫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 张福锁

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王激清

(上接6月13日本版)

养分综合管理可大幅提高养分利用率

随着农户的过量施肥,化肥的增产效应在逐渐下降,中国土壤和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在节肥增产、提高化肥养分资源利用效率方面进行了极大的努力,但肥料进一步增产的效应似乎很小。例如,在由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主持的“十五”养分资源综合管理“948”项目中,在88个小麦试验、189个玉米试验和55个水稻试验中,虽然可以将氮肥利用率提高7至16个百分点,但是化肥养分优化管理对作物进一步增产的作用很小。目前国内农业科研工作者往往可以在特定地区小面积的耕地上不断地刷新作物单产纪录,但却难以在区域上大面积实现,因此中国优良作物品种产量潜力的发挥往往低于60%,而发达国家可达到85%。分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土壤生产力的主控过程认识不清,缺乏既能保水保肥,又能充分发挥高产作物生物学潜力,同时实现作物高产和水肥的高效利用的途径。因此,要开展持续提高土壤生产力的基础研究,在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如果以2000年和2002年全国农户的施肥水平代表目前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施肥水平,然后和进行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措施下氮肥的投入水平相比,我们可以得到目前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氮肥用量可以分别节省65公斤/公顷、18公斤/公顷和47公斤/公顷,按照2006年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播种面积来计算,则分别可以节省氮肥190.4万吨、41.3万吨和126.8万吨,共计为358.5万吨。可见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可以明显地节约氮肥用量,随着养分资源管理技术的不断集成,今后一段时期可以有效地降低粮食作物对化肥的需求量。另在农户调查中发现,投肥量一定时,施肥效率决定于综合管理水平。如果将农户施肥状况和资源效率按产量分组,结果表明,高产组农户资源效率大大高于低产组农户,这是因为肥料投入水平只是决定产量的一个因素,产量高低决定于农户综合管理的技术水平,在高产区投入水平不是限制因子时更是如此。吨粮田技术是运用综合技术达到高产高效的典范,其在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养分利用效率等方面均高于一般高产田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农户获得高产的同时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养分综合管理技术就是实现农户高产和资源高效利用协调发展值得研究和开发的新技术。

土壤是植物最直接的养分资源库,土壤养分资源本身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挥化肥养分增产作用必须考虑土壤本身的养分供给;其次要加强对有机养分资源的重视,实际上有机养分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几乎是补充土壤养分的唯一来源,对中国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最后还要加强对大气和水体等环境养分资源的利用,如华北平原的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6年期间的氮素年沉降量平均高达27公斤/公顷,范围为15~50公斤/公顷,因此对于农户来说,必须注意这部分养分资源对土壤的补充作用,否则必然导致过量施肥、肥料利用效率的下降。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内涵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强调多种养分资源的综合利用、施肥与其它技术的结合:它要求综合运用有机肥和化肥、土壤培肥和土壤保护、生物固氮及农艺措施等有关技术。二是提倡根据不同养分元素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养分管理策略:其中氮素在环境中的变化最为活跃,应根据土壤供氮状况和作物需氮量,进行适时动态监测和精确调控;磷钾在土壤中的移动性相对较小,应通过土壤测试和养分平衡监控施肥,以使其不成为产量限制因子为宜;中微量元素则应采取因缺补施的施肥原则。 (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化肥 氮肥 水稻
上一篇 : 启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