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技术”闯出农作物增产新路


正值小麦收获前夕,记者在地处中原大地的河南省焦作市看到,金黄色的麦田一望无际,丰收在望。当地农民说,是一项简单易行的技术措施—————“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他们带来了增产增收的实惠。

种有40亩小麦的河南省武陟农场农工王保军是这一技术的受惠者,今年是他采用此项技术的第四个年头,前3年小麦亩均产量由500~550公斤,提高到650公斤,高产田块达到700公斤,平均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他告诉记者,除去人工和肥料投入,每亩给他增加了130多元的收益。同时,他在种植洋葱、茄子、黄瓜上采用此项技术,都具有较大的增产效果。

农作物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技术是在原来每亩每次喷洒100克的常规技术用量的基础上,提高到每亩每次用量400克,并且在农作物生长周期内多次喷施的一项技术措施,是焦作大学多年试验、示范取得的科研成果。

焦作大学化工研究所所长王东头告诉记者,试验表明,在小麦播种时就用磷酸二氢钾拌种,然后在其生长的5个关键时期分5次喷施磷酸二氢钾,累计亩用量2公斤左右,具有解除小麦冻害、抗倒伏、抗干热风、延长叶片功能期、减轻病虫害发生等效果,因而可使小麦显著增产。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在中牟、孟津、沁阳、武陟、孟州、延津、陕县、黄泛区农场等地,在粮食、油料、瓜果、蔬菜等作物上试验示范这项技术,粮食作物一般增产20%左右,经济作物增产30%左右,高的达到50%以上。据该站王志勇站长介绍,几年来,该项技术已在河南省累计推广480万亩,其中在焦作地区共推广250万亩次,总计增产粮食2.3亿公斤,加上果蔬等经济作物,增加收入达到4.62亿元。有关专家认为,焦作大学探索的这项科研成果,为中国农作物增产闯出一条新路。

日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召集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站站长、重点县的农技推广部门负责人以及河南省各省辖市土肥站站长共计150人,在河南省焦作市举办“全国农作物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技术现场会”,参观焦作市所辖的武陟县和孟州市的小麦、洋葱、茄子、黄瓜等对比示范现场,通过观摩现场展示,让更多的农技推广人员学习了解这一方法,并建议在全国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栗铁申告诉记者,面临当前肥料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农民惜购、少用或不用肥的现象同时出现。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技术使用方便,作用快速,效果明显,农民容易接受。该项技术成为应对中国磷、钾资源不足,减少肥料浪费,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和必然选择。

(梅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喷施 农业技术推广 茄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